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7日对新华社记者说,2008年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消费需求更趋多元化。由于钢材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汽车产品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价格普遍下降的趋势可能被逆转。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的监测则显示,今年上半年,受钢材、能源等上游产品涨价,信贷收缩、利息上升等因素影响,国内汽车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提升,但汽车价格仍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什么国内汽车价格会出现逆势下降这种反常现象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汽车行业环境 发生重大变化 tujian.org
广州本田汽车总经理大河原荣次先生,上周在新一代飞度轿车发布会上指出,最近汽车行业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油价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尤其汽车对于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一变化不仅仅发生在中国,也发生在其他许多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涉及汽车产业的能源和原材料,如煤、电、油、钢材、橡胶、玻璃、塑料产品等竞相涨价。今年年初,受国际铁矿石价格上涨影响,国内钢材出厂价大幅上涨,汽车行业的成本进一步加大。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家合资汽车企业销售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为了消化成本上涨压力,公司大幅压缩了员工的差旅费用,以前出差住三星级酒店,现在只能住连锁式廉价旅店。虽然采取了各种措施,能想到的办法都想到了,也去做了,但还是无法消除大幅增长的成本。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受成本上升影响,今年一些国内汽车生产企业陷入亏损困境,许多汽车生产企业利润同比大幅下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面对成本压力 厂家不敢涨价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迫于成本上涨压力,前一段时期,国内许多商用车企业纷纷提高了汽车售价,也得到了用户理解。但是在竞争最为激烈、增长也最快的轿车领域,面对巨大的成本上升压力,厂家却不敢涨价,甚至还不时推出降价促销措施。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广州本田执行副总经理付守杰上周在新一代飞度发布会上说,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广州本田的产品价格不会上涨,因为我们有能力进行内部消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付守杰认为,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一些汽车产品不但不涨价还能降价,关键是汽车生产厂家的产品规模在扩大,效率在提高,还有本钱降价。 tujian.org
在国内轿车生产企业中,广州本田单车利润一直名列前茅,利润空间较大。但是对于利润空间较小的合资汽车企业,以及没有品牌优势,利润空间本来就很小的自主品牌厂家来说,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家中美合资汽车企业部门经理对记者说,如果原油价格继续居高不下,钢材继续涨价,合资企业也无法完全消化涨价压力,只能压缩利润空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国内轿车产能总体大于需求,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价格战成为企业市场竞争的重要法宝。许多企业担心如果自己涨价而竞争对手不涨,势必削弱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tujian.org
对于中国的汽车消费者来说,价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涨价势必打击消费者的购车意愿,这也是汽车厂家不敢涨价的一个重要原因。 tujian.org
国际车价上涨 国内未必跟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际原油价格突破140美元一桶,铁矿石价格再次大幅上涨,全球汽车企业面临又一次重大挑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全球第一大钢铁生产企业安赛乐—米塔尔集团日前决定,将提供给汽车制造商的钢材价格提高60%。在此之前,全球汽车钢板巨头新日铁对丰田汽车提供的汽车板提价30%,创下26年来的最高价格。随着进口铁矿石价格飙升,国产汽车板也将再次涨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钢材约占汽车生产成本的15%,钢材价格上涨将使每辆汽车的生产成本增加300美元左右。钢材价格上涨已成为国际汽车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应对钢材上涨压力,法国雷诺品牌和雪铁龙品牌汽车纷纷提高汽车售价。丰田汽车正在考虑全面上调日本市场所售车型的价格,调价范围可能会涉及所有车型。如果所有车型一齐提价,将是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34年来丰田首次全面上调汽车价格。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汽车工业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的行业,除了钢材以外,制造汽车所使用的很多原材料比如轮胎、塑料都以石油为原料,石油价格上涨将带动上述产品价格的上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员赵英认为,虽然汽车成本上涨较快,但国内汽车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再加上劳动力成本较低,以及产能过剩带来的过度竞争,不排除未来一段时间国内汽车价格还会继续下降。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中国汽车工业是一个国际化程度很高的行业,在国际汽车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下,国产汽车不可能独善其身,只降不涨。要确保汽车产品品质不下降,单靠企业本身很难消化全部涨价压力,汽车企业为了生存,最终可能不得不选择涨价。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