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汽车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评论:放弃汽车产业“十二五”规划是一次突围--中图社
2011-04-09
  发展自主品牌上,主管部门也需要尽快推行切实有效的措施,而不是写一些数字指标在规划[GuiHua]里。

  昨天有消息称,工信部及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不会出台汽车[QiChe]产业的“十二五”规划[GuiHua]。因为“现在重要的不是产销量,而是汽车[QiChe]的质量和性能”。这对于一个仍习惯于计划的国度来说,无疑是一次观念的重大突围。对于汽车[QiChe]业来说,没有了规划[GuiHua]的条条框框,反而更能够回归到真正市场的轨道上去。 copyright dedecms

  事实证明,纸上谈兵的规划[GuiHua],往往不仅未能左右市场和产业的发展,有时反而成为一种讽刺。

dedecms.com

  两年前制定的汽车[QiChe]业振兴规划[GuiHua],明确写着要使汽车[QiChe]产销量每年的增速达到10%。在当时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看来,达到这一增速是要“力争”的。随后汽车[QiChe]购置税、汽车[QiChe]下乡等各种刺激政策鱼贯而出。最终市场发展完全出乎政策制定者意料之外,两年间产销量增加了近一倍。现在看来,当时正确的逻辑应该是调控市场的增长保持在10%的合理速度,而不是下猛药刺激潜在需求的提前释放。正是这种逻辑的颠倒,导致车市如脱缰之马,汽车[QiChe]社会病提前发作。 织梦好,好织梦

  在期限到今年的产业振兴规划[GuiHua]中,具体到车市增速和产销规模,小排量汽车[QiChe]市场份额,兼并重组,电动车产能等各项指标,预计都不会如期完成。圈定汽车[QiChe]业兼并重组的四大四小,详细指定“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QiChe]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这些指标式的表述,实际上使汽车[QiChe]业走进“计划”的阴影,干扰了市场的正常发展copyright dedecms

  如果将这一堆废纸,再包装成崭新的“十二五”规划[GuiHua],实在已经没有必要。政策所应该做的,是制定合理的游戏规则。

本文来自织梦

  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QiChe]规划[GuiHua]取代“十二五”规划[GuiHua],是对汽车[QiChe]业总体发展方向的一次明晰。这就向市场释放出了明确的信息:中国希望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QiChe]和纯电动车,并加速推广节能汽车[QiChe]。主管部门需要制定电动车的技术标准,节能汽车[QiChe]的审批标准并有严格的执行,对能够胜出的企业的产品进行准确的激励。在此之外,产销量能够发展到多大,那完全是市场和企业的事情,非规划[GuiHua]所能够掌控。

本文来自织梦

  在发展自主品牌上,主管部门也需要尽快推行切实有效的措施,而不是写一些数字指标在规划[GuiHua]里。在尊重市场竞争的前提下,自主品牌需要得到实在的支持,这在以合资为主的中国汽车[QiChe]业版图中,首先必须打破利益纠缠和国有企业的依赖性,必须重视民营车企参与竞争。无论如何,像吉利收购沃尔沃这种事,是任何规划[GuiHua]都想象不到的。沃尔沃却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国际汽车[QiChe]名牌。

本文来自织梦

  至于行业的兼并重组,只要规划[GuiHua]设定了框架和目标,“拉郎配”就总会发生。政府需要做的只是,当你情我愿甚至弱肉强食的兼并重组行为发生时,投过去些许鼓励的目光。

 相关链接
·大学生凌晨驾车看夜景 坠入山涧身亡--中图网
·综述:中国游艇产业驶上“黄金水道”--中图社
·应对高油价需要全社会开源节流--中国图鉴
·时尚动感省油个性 8万元15款自动挡家轿导购--中国图鉴
·东莞:车市一周降价优惠信息汇总--中图社
·北京发改委:停车费上调限非居住区 禁跟风涨价--中图
·现代三门轿跑FS 6月引进 无国产计划--中图社
·北京地铁公布17个车站限流时间--中图社
·媒体评说:缺少诚意让锦湖召回变成“躲猫猫”--中图社
·“三大短板”困扰我国汽车进出口--中国图鉴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