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碧红 文/图
5月20日,第七届西部科学论坛——轨道交通新材料高端论坛上,总投资约26.5亿元的4个轨道交通新材料产业项目落户成都。按照签约内容,两家公司将在位于新津县的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内开建“高速铁路新型特种材料生产线项目”。另外两家公司将入驻位于成都市金牛区内的“中铁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园”。
4个项目,26.5亿元,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是成都一系列与轨道交通相关的产业的强势起飞。与轨道交通并线发展,成都将织出怎样一张网?
机遇
建设热潮下显露产业投资“洼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轨道交通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我国不仅拥有世界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市场,更是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底,高速铁路营运里程达8358公里。预计到2012年,高铁客运总里程将有望突破1.3万公里。
因“高铁时代”而掀起的轨道产业浪潮,带来了巨大市场机遇。作为国内轨道交通科技和产业资源大省,我省拥有成都机车车辆厂、资阳机车厂、眉山车辆厂、攀钢集团、四川省铁投、成都地铁等创新能力强、竞争实力突出的大型企业,以及西南交大、中铁二院、中铁西南院等科研院校,涵盖了轨道交通产业生产制造、设计、施工、运营、教学、科研等上、中、下游业务产业链。有业内人士认为,成都是除北京之外拥有轨道交通产业研发、制造资源最多的城市之一。
“以成都为中心,建设高速铁路贯通东西南北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四川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省科技厅厅长彭宇行则表示,四川将依托在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的科技和产业优势,着力发展轨道交通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材料,推进综合交通智能化、软件信息化、光机电一体化等轨道交通产业链建设,促进我省轨道交通产业的快展,力争到2015年,带动轨道交通产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
“根据成都经济区线网规划,远景将形成城区线、市域线和区域线三个层次的“三网合一”的线网总架构,线网总规模2581.5公里。”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朱颖认为,成都率先实现“三网合一”的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管理模式等,都将为成都的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带来可有作为的巨大市场。
破局
新材料产业与轨道交通并线发展
轨道交通的大发展,意味着将能提供一个支柱性的产业网。而其纵横交错的发展态势,更为整个轨交产业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横向,轨道交通涵盖的产业面广,涉及交通车辆设计及制造、通信信号控制系统设计及制造、供电系统设计及制造、道路和车站工程设计、土建、咨询、检测、管理等多个方面。纵向,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在今后20至30年内,都将处于快速增长的发展机遇期,到2020年仅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的市场总需求保守估计将超过1万亿元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