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汽车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媒体评论:高价私了不应成醉驾逃逸的通关密道
2011-05-27

  近日,广东省中山市检察机关对4宗醉驾案提起公诉,这4宗案件涉嫌危险驾驶的司机,3人是醉酒驾驶摩托车且出现事故。此前,市第一法院立案首宗醉驾案,被告人也是醉酒驾驶摩托车。为什么被告大多是摩托车醉驾者?难道汽车司机比摩托车司机更谨慎?循着这样的思路,记者找交警部门了解发现,醉驾入刑后,因定性、处罚发生了变化,醉驾者对于处理醉驾后肇事的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如高价私了求对方别报警,先逃逸等酒气过了再自首。而摩托车司机,因为没有经济能力“私了”,于是成为难逃法网的一群人。(《中山商报》5月24日)

  醉驾入刑的舆论涟漪并未彻底散尽,私了逃逸又急匆匆闯入公共视线。有意思的是,在醉驾打击力度不断升级之下,维系法律运行的规则与秩序却迅即闪身,互相制衡的肇事双方竟变得齐心协力起来,唯独那些“囊中羞涩”的摩托车司机,直面法律制裁。如果“高价私了”可以摆平一切,成为越来越多有钱人醉驾逃逸的通关密道,将无疑是对法律的巨大嘲讽与调戏。

  日本当代著名法学家川岛武宜认为:“大凡市民社会的法秩序没有作为法主体的个人守法精神是不能维持的。”而个人守法精神的维持,来自对法律的信服和尊重,这种信服和尊重在人们内心沉淀下来,就形成了法律信仰。法律之威严不在于“严厉打击”,而在于公正公平。缺乏公平甚而有“贫富之分”的法律信仰,即使再严厉也只会产生恐吓力,而产生不了威严。公众之所以对“4宗醉驾司机,其中3人是摩托车司机”心存疑虑,就在于它损害了法律的公信。至少,有些在斑马线上把人撞飞的阔少并没被处以极刑,尽管他们“以危险方式危害社会”;还有些出了事就拿钱砸的车主,巧妙地规避了处罚。

  醉驾入刑,该有配套制度的联动跟进,不能让高价私了大行其道。如果不能让醉驾逃逸者付出代价,其危害马上就可以看到。

 相关链接
·寻找最具营销点车模 时尚组 马静
·丰田将推出新一代e-CRB 提升渠道服务能力
·电动车定位“换电为主” 电池将由国家统一购买
·一汽-大众奥迪单月销量再创新高
·爱车养护 夏季“进补”有妙方
·体验非凡魅力——试驾广汽传祺
·第六批节能车目录出炉 82款车享3000元补贴
·新车上市挑花眼 细数汽车那些被高估的技术
·无专门机构对代驾行业监管 酒后代驾,你愿意吗?
·卖得多赚得少 自主品牌“元老级”夏利生死劫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