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汽车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低迷过五月 日系车六月将掀新一轮价格战--中图网
2011-06-15

  受日本地震的影响,日系车在震后不同程度地陷入产能危机。接了客户的订单,却拿不出车的囧态,让经销商郁闷不已。而以往优惠幅度过万元的一些车型,在过去3个月不仅卖光了库存,还同时陷入排队、加价困境,这同时又让心仪日系车的消费者干着急。

内容来自dedecms

  对厂家和经销商来说,眼看大好市场被对手一点点侵蚀,真是有苦说不出。不过进入6月后,随着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广州本田等日系车企纷纷宣布产能恢复,日系车因地震造成的创伤正以惊人的速度修复,甚至有望在接下来几个月里掀起新一轮的价格战。这个夏天,日系车将不再缺席。 dedecms.com

  日系品牌 十分难捱的5月

copyright dedecms

  有资料显示,4月份丰田汽车在日本的产量为5.38万辆,同比下跌78.4%;本田在日本的产量为1.42万辆,同比下跌81%;日产在日本的产量为4.42万辆,同比下跌48.7%。三大日系车巨头,产能跌幅之大让人大跌眼镜,当然也足见这次地震对3大车企的破坏力。这场让日本汽车业遭受重挫的地震,也造成了中国国内日系车零部件的供应不足,使国内日系品牌的合资企业产能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以一汽丰田为例,RAV4等畅销车型出现断货,销量大大受到影响,一汽丰田其他各车型的销量也出现了明显下滑。

copyright dedecms

  在一汽丰田杭州一家4S店,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尽管最近几个月到店的客流和新增的订单不算少,但因为车源问题,此前尚有许多订单未消化,让客户干着急不说,还因此流失了不少客源,真是心有不甘。因为车源跟不上,这几个月几家4S店和厂家的促销活动也减少了很多,看着竞争对手推陈出新的各类活动和促销,销售压力很大。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过去的5月份,即使有些冷门车型在厂家的硬性要求下抛出了较大的优惠,但效果仍不明显。面对热销车型产能跟不上、冷门车型又难卖的双重压力,杭州本地的日系品牌车商,5月份的日子还真不好过。 内容来自dedecms

  告别“余震” 产能正迅速恢复

内容来自dedecms

  随着日本灾后重建工作的展开,各大日系品牌厂家,复产已有了明确的时间表。记者从广汽本田了解到,从6月份起他们的产量将逐步增加,预计到8月份,广汽本田将恢复到震前的生产水平。厂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尽最大努力挽回此次地震带来的短期影响,及时满足广大顾客的需求。今年下半年,增城工厂扩能项目也将如期完工,为广汽本田后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产能支撑。”目前,本田在中国的汽车生产情况正根据日本的零部件供应情况适时调整,今后随着零部件供给的逐步增加,本田在中国的汽车产量将逐步增加,预计到8月份,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都将恢复或超过正常生产水平。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就在本月初,丰田汽车中国总代表服部悦雄也公开表示,日本地震对丰田全球生产的影响正在减小,预计本月将恢复到7成左右。而丰田在中国的工厂,恢复进度也较此前估计的大大提前,“4月底时,我们估计中国内地的生产将从8月份开始恢复。目前我们重新进行了评估,本月底丰田在中国的生产就能基本恢复。” copyright dedecms

 相关链接
·“停车挂挡”报道引来论战 德国工程师教你停车--中图
·全国高速公路建设成就摄影大赛启动 最高奖5万--中国图
·柳州对外地车牌48小时收费10元 车友质疑不公--图鉴中
·澎湃的力量——试驾别克新君越2.4SDI--中图网
·另类“闪电侠”——试驾欧宝新安德拉--图鉴中国
·愈小愈神气 那些即将招摇过市的经典小车--中图网
·车市平淡期涌现召回潮 呼吁汽车召回立法--图鉴中国
·东风日产NTSDF360°安全体验登陆杭州--中国图鉴
·“宝马中国文化之旅”启征--中图社
·丰田集团旗下4大公司预计2011财年实现增收--中图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