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汽车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夏季车辆养护之:太阳膜的学问--图鉴中国
2011-06-17
  无论是怕晒,或是在意个人隐私,总而言之,中国车主对于汽车太阳膜的热衷是有目共睹的。尤其作为广东所处的华南地区,漫长而炎热的夏季,更是促使人们为自己的爱车,纷纷贴上了太阳膜。你知道怎样才是优质太阳膜么?你知道怎样的膜才适合自己的爱车么?如果你正有贴膜的打算,请不妨往下看。

  ■鉴别篇 织梦好,好织梦

  五步立判膜质量 本文来自织梦

  第一步:手感 织梦好,好织梦

  太阳膜好坏很大的一个区别就在于它们的手感和耐磨性。优质的太阳膜由于制作工序多,表面也经过硬化处理,所以摸上去的手感更为平滑、有质感,表面经长期使用也不会留下划痕,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而劣质的太阳膜大多只是普通的色膜,摸上去手感粗糙且又薄又脆,使用不久就会留下划痕,耐磨性差。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第二步:透视性 内容来自dedecms

  无论什么样的太阳膜,如果贴上去以后会影响车内视野的清晰度,那么再好的隔热性能也是浮云。汽车太阳膜的最首要性能之一就是清晰度,合格的太阳膜不管颜色多深,都应当具有相当的视野清晰度,这与行车安全是密切相关的。一般来说,优质的太阳膜可以让即便在雨天、夜间行车的车内人员,都能有清晰的透视性;而劣质贴膜的透视性差,从车里面看外边都让人有朦胧的感觉。

copyright dedecms

  第三步:颜色 织梦好,好织梦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劣质膜都是直接将加入颜料的粘胶涂在膜面进行着色的。这种粘胶着色的方法制造出来的太阳膜往往经过太阳暴晒就会褪色,褪色严重的话甚至可以令原来的有色膜变回透明膜。而优质的太阳膜则采用金属溅射工艺,将镍、银、钛等高级金属涂于高张力的天然胶膜上进行着色,在日常使用中不会出现褪色、掉色现象。车主在选购时,可以在待检测的贴膜上喷上一点化油器清洗剂,或者倒上一点汽油,并在膜上划一划。这时候,优质贴膜的颜色不会被划掉,而劣质贴膜的掉色则相当严重。 copyright dedecms

  第四步:气味 织梦好,好织梦

  由于太阳膜贴在车上,经过太阳一晒,其散发的气味往往就关系着车内人员的健康。优质的贴膜制造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并且是通过了健康安全检测才流入市场的,即使太阳暴晒下也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挥发性物质。而劣质膜制造工艺简单,材料低廉,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挥发出含有甲醛、苯等有害物质,长期使用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织梦好,好织梦

  第五步:隔热性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最后我们就要检验太阳膜的隔热防护性了。专家指出,高品质的太阳膜的隔热率应当到达80%以上,比普通色膜高出3到4倍。而优质太阳膜阻挡紫外线的效果则有85%甚至高达99%,能起到有效防护的作用;相反,普通色膜大多只从透明膜通过粘胶染色而成,阻隔紫外线的能力差,在太阳暴晒下容易造成车内物品的老化褪色,也会对车内人员的皮肤造成伤害。一般来说,大部分正规的汽车装配店都为车主配备了红外线隔热体验架,优质的太阳膜能让人明显感受到贴膜前后的车内温差,而劣质的太阳膜无论贴膜前后,都让在车厢内的人感到闷热难耐。此外,要鉴别太阳膜防紫外线的能力也有个简单的方法:先将一张人民币放在贴膜下面,然后用验钞笔的紫外光透过贴膜检验纸币。如果纸币上的水印显示不了,则说明该贴膜能有效阻隔紫外线,反之则说明该贴膜紫外线阻隔能力差。

内容来自dedecms

 相关链接
·新能源汽车走“鹅步” 补贴发放难--中图社
·日产-雷诺联盟力争5年后全球销量突破千万--中图网
·试驾雷克萨斯GX460:硬派豪华SUV 够越野--中图社
·外形混搭 动力澎湃——试驾广汽传祺--中国图鉴
·北京解决出行难问题 自行车租赁首次姓“公”--中图社
·2011大众汽车中国乒乓球公开赛开赛在即--图鉴中国
·沃尔沃帆船赛船队将经停三亚 海南获推广良机--中国图
·越野中的贵族 公路驾驶新体验——试驾奥迪Q7--图鉴中
·广州:19日白云区龙舟竞赛将交通临时管制--中图社
·西部论道:中西部成车市新亮点--中图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