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汽车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媒体评论: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本土品牌?--中图网
2011-06-20

媒体评论: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本土品牌?--中图网
copyright dedecms

  在5月日系车遭受地震冲击的情况下,本土品牌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据中汽协最新数据,5月本土品牌乘用车共销售45.25万辆,市场占有率下降0.58个百分点,而前5月本土品牌的占有率则下滑了2.49%。

本文来自织梦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到底我做错了什么?”纵观近10年,每当汽车市场进行强烈调整,自主品牌便率先遭到市场抛弃,占有率直线下降。原因不难理解,本土品牌的竞争还是集中在低质低价上,吸引消费者的主要不是产品魅力,而是价格便宜。如果说,这一招几年前还有用的话,在消费升级的今天则不灵了。大家都知道,现在城市面临交通拥堵、用车成本飞涨压力,作为消费者,要么不买车,要买就买好一点的车。可是,本土品牌还未能有效往上突破,目前真正实现一点突破也只有荣威550、一汽奔腾B70、广汽传祺等少数几款车。并不是我们不爱买本土品牌,确实没东西可供选择。

本文来自织梦

  现在不少本土厂家不是集中心思搞好几款车,而是搞出一大堆低端车型,连媒体都没法记清车名,市场一不好,“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策略立即失效。 内容来自dedecms

  更可悲的是,这些年市场在进步,在没法往上突破的同时,本土车企的“阵地”——低端市场又被合资品牌轻易击破,大众朗逸、新宝来、新赛欧、瑞纳、新阳光等一出来就成为各自细分市场的主导产品,更为可怕的是,还有众多的“合资自主”品牌在后面虎视眈眈。上下夹击,你不受伤,谁受伤呢? 内容来自dedecms

  本土品牌的颓势,有人要说是因为政府支持不够。的确,在多数国家,国内品牌的发展需要政府推出扶持政策。但认真分析,2009年开始的中国车市刺激政策,说白了,就是针对本土品牌,因为合资品牌很少有1.6L以下车型,刺激政策一退,本土品牌竞争力不足的特点立马显现。再进一步说,政府最近将公务车的标准下降到1.8L、18万元以内,也是往本土品牌倾斜,可是达到这一标准的本土车型也没几款啊! copyright dedecms

  本土品牌要靠政府的大力支持,似乎也不太可能了,只能自力更生,怎么才能有效往上突破呢?不要问我,我要是能做到就去做老总了,还用在这儿辛苦码字?不过成功的例子也不是没有,上汽是记者比较欣赏的厂家,产品已经规划20多款,但仍然坚持一年只推出一两款产品,争取每款车型都获得成功。从它身上,还是可以学到一些让自己不轻易受伤的招数的。(王灿彬)

本文来自织梦

 相关链接
·力帆伊拉克工厂启动 今年海外出口目标5万辆--中图网
·新能源车补贴试行一年 政府雷声大用户雨点小--图鉴中
·福建戴姆勒或引进奔驰ML 2012年或国产--中图网
·奇瑞E5下月6日上市 已正式接受预订--中国图鉴
·奔驰安全概念车 欲打造“零事故”驾驶--中图网
·警惕钓鱼网站 网购车险三招避陷阱--图鉴中国
·雷诺中国总裁:小众品牌也要在中国提前“卡位”--中图
·绵阳上演“老牛拉车”记 警方介入处理(图)--中国图鉴
·米其林全新博物馆 旧厂址上的轮胎梦想--中国图鉴
·庞大双龙欲复制斯巴鲁模式 科兰多为主打车型--中图网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