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汽车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斯柯达中国战略再升级 联合中方生产紧凑型车--中国图鉴
2011-07-11

  在华销售超过50万辆的斯柯达,再度启动了新一轮战略。6月30日,斯柯达与上海大众联合宣布,2013年斯柯达与上海大众将在中国合作生产一款新型紧凑型轿车,把国产车型系列增加至5个车系。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斯柯达在中国进行一系列人事调整,其中马克思将担任斯柯达中国总裁一职。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联合中方生产紧凑型车 本文来自织梦

  根据斯柯达与上海大众共同制定的发展路线,自2013年起,双方将在中国合作生产一款新型紧凑型轿车,定位将介于晶锐与明锐之间,并以此将国产车型系列增加至5个车系。该紧凑型轿车将会在仪征这个刚刚批准通过的上海大众新工厂进行生产。目前,斯柯达已经在华引入了明锐、晶锐以及昊锐三款车型,并且将在明年引入Yeti。 dedecms.com

  据了解,上半年,斯柯达在中国销售达到11.2万辆,目前在华的销售总量已经达到50万辆“中国市场在斯柯达汽车的全球增长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斯柯达汽车在中国未来几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将继续加强我们的工作。”斯柯达汽车董事会主席范安德表示,截至2018年,斯柯达汽车的全球销量目标是至少翻番,达到每年超过150万辆的销量。而中国这个增长性市场将为这一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dedecms.com

  斯柯达中国总裁易人

织梦好,好织梦

  为了实现范安德的战略目标,除了发布与上海大众联合生产新车型外,斯柯达还发布了新的人事调整方案。从7月1日起,格瑞特·马克思(Dr.GerritA.Marx)将担任斯柯达中国总裁一职。而从6月1日起,保罗.威利斯先生(PaulWillis)新任上海大众斯柯达品牌营销事业部执行总监。

dedecms.com

  据了解,马克思现年35岁,之前在戴姆勒中国商务车事业部门任职。范安德表示,格瑞特.马克思对中国汽车市场有着深刻理解与丰富经验,这将进一步加强斯柯达汽车在中国的增长战略的实施。

内容来自dedecms

  南方日报记者 郭小戈 copyright dedecms

  ■记者观察

copyright dedecms

  范安德的如意算盘能否打响?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从大众中国调任斯柯达全球董事会主席的范安德,不到1年,频频来华,这直接的目的就是到2018年,斯柯达在全球销量达到每年150万辆。根据范安德的设想,中国市场应该达到150万辆的三分之一以上。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可以说,身负斯柯达全球化重任的范安德,继续将“宝”压在了中国。这直接的举措便是不断宣布与上海大众深化合作,引进新车型。 内容来自dedecms

  然而,范安德的如意算盘能否再度打响呢?目前,从斯柯达引进的车型中,无论是Yeti还是这次宣布的新车型,都是紧凑型车。而从斯柯达现有车型中,明锐是其主力军,销量在1万辆左右,而晶锐、昊锐的表现差强人意。为何?品牌弱势难以支撑销量跃上再高一层次。 内容来自dedecms

  而从范安德启动相关战略将近1年来看,除了不断引入新车外,在品牌方面,斯柯达并未能取得有效突破。并且,去年设立的斯柯达中国也并未取得当初的效果。根据原先设想,设立斯柯达中国意在加强中国市场与捷克总部的沟通,并加强与合资企业上海大众的沟通。但从这次大规模换血来看,这一目的并没有实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如今,斯柯达再度出手,全力描绘在华的美好战略意图。但是,范安德能否如愿实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copyright dedecms

  郭小戈

 相关链接
·万人自驾游《中华泰山·封禅大典》纪录诞生--中图网
·界定和培育汽车自主品牌虽难亦当为--中国图鉴
·东风雪铁龙东北区域:沈阳的销售有2倍上升空间--中图
·电动车废旧电池回收混乱 监管空白亟待整治--图鉴中国
·中国成汽车最大消费市场 自主品牌竞争力不强--中图网
·车市阴转多云 下半年还有6大利好--中国图鉴
·新车价格服务 三管齐下中高级车“擎”动车市--图鉴中
·美国采用新式车辆燃油经济性标识--图鉴中国
·几百名大中学生被中介骗到比亚迪打工遭拒--中图网
·东风日产挺进四五线市场 快速渗入“末梢”市场--中国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