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活方式,不能在追赶欧美生活方式的过程中迷失自我,处处让“消费主义”的理念来引领我们。
□本报评论员 李康宁 9月22日,又逢“世界无车日”。这项活动起源于1998年,发起人是一群浪漫的法国青年,他们在部分城镇限制汽车进入,只允许公共交通、无污染交通工具、自行车和行人进城,让城市在拥堵之中得到片刻喘息。十几年后,全世界上千个城市响应了这个纯真的倡议,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众多城市。
然而,“无车日”进入中国的这些年,恰恰是中国汽车数量猛增的时段,这些年来,私人汽车大量进入了普通家庭。根据公安部交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8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辆,超过7500万辆的日本,仅次于保有量约2.4亿的美国,成为全球汽车保有量第二大国。
国人还没有时间来尽情体味汽车生活带来的安逸,便陷入种种难以自持的麻烦中。马路上成天拥塞不堪,空气中弥漫着尾气的味道,一点点的碰撞和刮擦,都会让双方心惊肉跳。汽车太多了,车轮碾过春末的落花,鸣笛盖住了初夏的蝉鸣。人们无暇触摸季节,每天都被锁死在局促的铁壳里,目睹着道路拥挤、空气污秽的城市,逐渐变得烦闷不安、暴躁易怒。有人形象地称其为“汽车病”。
汽车本身并没有病,生“病”的是我们自己。
据称,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最高可达4.5亿辆。可以想象,真到了那一天,城市的道路会多么拥挤,油价又会涨到什么程度。汽车制造业本身,能带动50多个相关产业迅速增长,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些年来,国家对汽车产业大力扶植,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小排量购车补贴、汽车下乡等政策连环出击,中国汽车产业不断扩张。目前中国已经连续两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汽车工业总产值也由2001年的4433亿增至2010年的43357亿元,十倍于当年。
在这样惊人的数字之下,我们似乎忽视了基本的国情———人口众多、资源紧张。中国城市道路的扩建速度,永远赶不上汽车生产的速度。未来,我们能够承受一个什么样的汽车社会?这是一个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思考并回答的问题。
其实,所谓“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最高可达4.5亿辆”的说法,很大程度上是以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作为参照的,而在中国这个主要资源人均拥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国家,这样的汽车社会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也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在“世界无车日”里,让我们暂时告别汽车,在徒步行走中,细细反思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应该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活方式,不能在追赶欧美生活方式的过程中迷失自我,处处让“消费主义”的理念来引领我们。比如,我们是不是应当集中更多的社会资源,下大力气搞好公共交通,减少一点对小汽车的依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