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商贸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德国工程机械与技术进口展在上海举行
2009-05-06

  11月25日,由中国商务部和德国联邦经济与技术部共同主办、为期四天的“德国工程机械与技术进口展”和“2008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一起在上海拉开帷幕。

  商务部部长助理王超出席开幕式及中德工程机械技术与应用高层论坛。他在致辞中表示,当前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的繁荣与稳定带来巨大威胁,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遇到严重困难,一些发达国家处在经济衰退的边缘,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减弱。在新形势下,中国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通过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着重加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建设。这些重大举措为中国和世界工程机械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和动力。

  王超指出,工程机械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在中德两国高技术合作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德国是中国引进技术最多的欧洲国家,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截至2008年9月底,中方共批准自德技术引进合同金额428亿美元。今年1至9月,中国自欧盟引进技术的2000多个项目中,有近一半来自德国。在中国经济发展和重大工程的带动下,中德在工程机械领域的贸易与技术合作取得较好发展。中国已成为德国工程机械的重要出口市场之一。据中方统计,2007年中德工程机械双边贸易额为9.4亿美元,增长16%。其中,中国自德进口6.8亿美元,仅次于日本;中国对德出口2.6亿美元。今年1至9月,该领域的双边贸易额已达9亿美元,同比增长3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超表示,中德在工程机械制造和技术合作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合作前景十分广阔。中国欢迎德国企业扩大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不断加强与中方的合作,这将有利于促进中德贸易结构优化,提高双边贸易质量。

  据了解,工程机械在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有力地推动了工程机械市场和产业的快速发展。2007年中国工程机械的市场规模超过300亿美元,其中近50亿美元来自进口。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产品系列和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企业,2007年实现出口87亿美元。通过技术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徐工、柳工、山推、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一系列中国公司的工程机械产品已经进入国际市场。

  机械制造是德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最重要的工业门类之一,其产品和技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德国工程机械产品以其高技术、高质量和节能环保等优势代表了国际机械设备生产的先进水平。利勃海尔、维特根、宝峨、海瑞克等公司的优良产品和技术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并已在华设立合资或独资企业。

   “德国工程机械与技术进口展”的举办,是中德两国政府促进双方经济界深化交流与合作,推动双边贸易平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2008年中德经贸关系中的一个亮点。进口展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承办,展会组织工作得到了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和慕尼黑国际展览集团的大力支持。进口展期间,来自德国的130多家工程机械企业与中国的数百家专业买家将进行广泛交流,为双方扩大合作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德联邦经济与技术部议会国务秘书绍尔特一同出席了当天的各项活动。
     相关链接
    ·2001年中国货物进出口额居世界第6位
    ·外经贸部将于7月3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
    ·外经贸部新闻发言人高燕就中国政府颁布《导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WTO咨询网即将开通
    ·WTO知识产权理事会对我加入WTO以来执行有关
    ·外经贸部发布2002年第35号公告
    ·外经贸部发布2002年第23号公告
    ·中日经济伙伴磋商机制正式启动
    ·1-9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2.55%
    ·外经贸部新闻发言人高燕就《生物两用品及相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