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商贸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非经贸关系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2009-05-06

  2008年10月9日,商务部召开中非经贸关系专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外贸司、援外司、合作司负责人介绍了中非经贸关系的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一、中非经贸合作情况

  中非友谊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和非洲国家独立开创了中非关系新纪元。半个多世纪以来,双方高层互访不断,人员往来频繁,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非洲国家也给予中国诸多有力的支持。

  中非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在“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同非洲国家的经贸合作。进入新世纪,以中非合作论坛创立为标志,中非经贸关系进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一)双边贸易快速增长。2000年中非贸易突破100亿美元,此后连续七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2007年达733.1亿美元。2008年1-8月,中非贸易达到739.3亿美元,同比增长62%,其中中国向非洲出口327.8亿美元,同比增长40%;进口411.5亿美元,同比增长84%。中国对非出口主要商品包括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纺织品、服装、钢铁制品和鞋类等。中国产品质量好,价格有竞争力,适合非洲市场的需求,深受非洲人民的欢迎和喜爱。非洲商品独具特色、品种多样,如埃塞俄比亚的芝麻、埃及的长绒棉、津巴布韦的烟草、塞内加尔的花生油、南非的钻石和葡萄酒等,也越来越为中国消费者所熟悉和喜爱。中非贸易健康发展,对双方各自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十分有利。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年来,为扩大从非洲国家的进口,中国政府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给予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分输华商品零关税待遇。目前,非洲30个最不发达国家的466个税目(2008年中国税则8位编码计)商品已享受零关税待遇。截至2008年上半年,中国从非洲累计进口受惠商品6.2亿美元。这充分证明零关税对促进非洲对华出口、推动中非贸易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此外,中国政府还通过举办非洲商品展和组织赴非洲采购团等方式加大从非洲的进口力度,减少非洲国家对华的贸易逆差。

  (二)对非投资稳步发展。非洲国家高度重视提高自主发展能力,要求中国企业到本国投资的愿望十分迫切。中国政府一直鼓励有实力、有信誉、能够发挥比较优势的各类企业到非洲投资设厂,开展互利合作。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7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44.6亿美元,分布在48个非洲国家,涉及贸易、农业、工业制造、基础设施、资源开发、技术服务等各个方面。今年1-6月,中国对非直接投资3.1亿美元。中国企业在非洲国家投资建设了一批轻工、纺织、家电等生产项目,对于提升当地的生产技术水平,增加税收和扩大就业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欢迎。据商务部统计,2007年在非中资企业(非金融类)境外纳税2.6亿美元,雇用当地员工5.9万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中国已同29个非洲国家签订了《双边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与9个非洲国家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协定》,与其他国家的协定商签工作也在不断推进。这将为中非企业开展投资合作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三)基础设施领域合作富有成效。中国拥有众多实力雄厚的承包工程企业,它们凭借成熟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与非洲国家开展项目合作,帮助非洲国家建设和发展基础设施。中国对非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涉及房屋建筑、石化、电力、交通运输、通讯、水利、冶金、铁路等国民经济各领域,大项目不断增多,技术含量日益提高。中国工程企业在非洲以效率高、质量好和价格合理而著称,先后建设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建筑,如阿尔及利亚松树俱乐部等项目,受到了非洲各界的一致赞誉。

  (四)对非援助成果显著。中国对非援助始于1956年,中国已向53个非洲国家提供了各类援助。截至2007年底,我为非洲援建800多个项目,其中农业项目138个、基础设施项目137个,包括20所学校、38所医院、78万人座的北京场馆,修建铁路2000多公里,公路3000多公里,向43个非洲国家派遣1.7万人次的医疗队,为非洲培训人才3万名。许多中国援建项目,如坦赞铁路、埃及国际会议中心、多哥糖联、马里塞古纺织厂、毛里塔尼亚友谊港、突尼斯麦热尔德-崩角水渠、津巴布韦水泥厂、坦桑尼亚查林兹供水项目等,一直在受援国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五)合作领域实现新突破。2007年5月,中国成功将尼日利亚通讯卫星一号送上太空,这是中国首次以火箭、卫星及发射支持的整体方式,为国际用户提供商业卫星服务,将带动非洲在卫星应用、地面通信、北京网络方面的进步和经济发展。2007年11月,中国工商银行以55亿美元收购非洲第一大银行—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份,开启了中非金融领域大规模合作的先河。

  

  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8项举措落实情况

  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召开,树立了中非关系史上又一座里程碑。胡锦涛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了加强中非务实合作的8项举措。峰会后,中方即本着互利共赢、友好协商、高效务实的原则,积极落实有关举措,推动中非友好合作关系迈向新的发展阶段。2007年2月,胡锦涛主席访非期间,中国在非洲建立的第1个经贸合作区、农业示范中心、疟疾防治中心揭牌成立。2007年以来,胡锦涛主席、吴邦国委员长、全国政协贾庆林主席、李长春同志、贺国强同志相继访问了非洲18国,将8项举措落实成果送到非洲人民手中,充分表明了中国帮助非洲发展、改善非洲人民生活的真诚愿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峰会以来,在中非双方的共同努力和密切合作下,8项举措落实情况总体进展顺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与20个非洲国家签署了优惠贷款框架协议,支持27个项目;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已落实3亿美元,其余贷款有望在2008年内全部落实到项目;非盟会议中心已完成设计,计划2008年12月开工,2011年竣工;中非发展基金已投资6个项目,投资额近1亿美元,带动中国企业对非投资近4亿美元;已有10家企业在赞比亚经贸合作区投资建厂,9家企业在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投资,4家企业入驻尼日利亚莱基合作区,毛里求斯天利经贸合作区、尼日利亚广东经贸合作区、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阿尔及利亚-中国江铃经贸合作区已不同程度取得阶段性进展,招商工作亦在进行中;30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的466种输华商品享受零关税待遇;免除了32个非洲国家150笔债务;为非洲培训了8627名各类人才;向非洲派遣了113名青年志愿者,年内还将再派出50名志愿者;已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出100名农业专家,正在陆续派出,计划明年上半年全部派出;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增加到14个,考察已完成,计划2009年上半年全部开工; 19所援非医院将于2008年内开工建设,年内将向3国现有医院提供医疗设备,其余医院将于2009年开工建设;已向33个国家提供了抗疟药品,并设立了10个抗疟中心,2009年将再设立10个抗疟中心,其余中心将根据受援国需要,结合中国援建医院进行设立; 49所农村学校已开工建设,其余学校将于2008年内全部开工,100所学校将在2009年底前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2001年中国货物进出口额居世界第6位
    ·外经贸部将于7月3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
    ·外经贸部新闻发言人高燕就中国政府颁布《导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WTO咨询网即将开通
    ·WTO知识产权理事会对我加入WTO以来执行有关
    ·外经贸部发布2002年第35号公告
    ·外经贸部发布2002年第23号公告
    ·中日经济伙伴磋商机制正式启动
    ·1-9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2.55%
    ·外经贸部新闻发言人高燕就《生物两用品及相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