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届中英经贸联委会取得积极成果 |
2009-05-06 |
|

 图片来源:公共商务信息新闻采编中心 摄影:厉宝骏 6月14日,第七届中英经贸联委会在伦敦召开。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与英国贸工大臣阿?达林共同主持了会议。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和来自信息产业部、质检总局、银监会、外汇管理局、新华社等中方代表和英方代表共40多人参加了会议。
在长达3个小时的会议中,双方就进一步发挥联委会机制、贸易平衡、促进双向投资、扩大从英国进口高技术产品、服务业开放、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等议题深入务实地交换了意见,提出了建设性措施,达成了多项共识。
在阐述中英经贸关系时,薄熙来强调,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英经贸合作,在欧盟成员中英国是对中国投资最多的国家和第三大贸易伙伴。这两年,胡主席、温总理和贾主席访英,又为中英经贸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去年双边贸易突破300亿美元,到2010年,有望达到600亿美元。
关于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薄熙来说,中国无意追求大额顺差,但由于中英产业结构和生产发展水平不同,生产成本存在很大差异,短期内贸易不平衡是难以消除的,如果只从货物贸易着手,解决不了贸易不平衡问题,应从更广泛的视野寻求解决途径,为此,提出五点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一,充分发挥经贸联委会的作用,每年召开一次,务实解决双边经贸问题;第二,新领域合作,特别是在节能环保方面,英国有成功改造城市环境的经验和技术设备,可以与中国一些城市合作;第三,请英方推荐一批知名企业参与中国十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对口合作,发挥各自优势;第四,扩大从英国进口高技术产品和品牌产品,请英国企业参加广交会和中国几个大型展会;第五,目前中国企业在英国投资仅2-3亿美元,而去年英国吸引海外投资为1700亿美元,中方愿与英方合作,帮助中国企业到英国投资。以上合作可以力争早日启动。
达林表示中英经贸关系良好,磋商机制成熟,赞成每年召开联委会,对中方五项建议很感兴趣,是令人鼓舞的具体措施。英国企业在医药、电信、零售业方面都希望到中国发展,也欢迎中国企业到英国投资,赞成双方马上开始工作。过去几年中国在帮助英国企业开拓市场方面做了努力,希望双方政府继续发挥作用,帮助企业找到合作伙伴,起到滚雪球的效应。
在中国枸杞、熟制禽肉出口、清华同方海关检测设备出口等问题上,薄熙来表达了中方关切,提出了建设性解决方案。达林表示英方理解中方意愿,将视情积极回应。
双方就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多哈回合进程、知识产权保护、中小企业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各自阐述了立场,表达了理解和互信。双方还就英方在中国的金融机构设立、公司审批、建筑设计开放、仲裁执行效力、猪肉出口、企业并购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会谈后,薄熙来部长与达林大臣签署了《中英经贸联委会第七次会议联合公报》,并出席了《中英促进贸易、投资及企业合作谅解备忘录》、《医药贸易和投资工作组合作章程》、《中兴通讯与沃达丰终端战略合作协议》、《天津通信广播公司与英国sepura公司生产加工合作协议》、《新奥(中国)燃气有限公司与英国utitise培训发展公司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