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商贸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连锁经营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再创新高<br>——2006年中国连锁10
2009-05-06
  2006年作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我国连锁经营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根据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统计,2006年“中国连锁经营100强”销售规模达到8552亿元,同比增长25%,大大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的增幅。门店总数达到69100个,同比增长57%,剔除个别企业超常规发展因素,调整后门店总数增长26%,与销售规模增幅基本持平。营业总面积达517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员工人数达204万人,同比增长31%。继2005年“连锁100强”总销售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首次突破10%(达到10.5%)后,2006年进一步提高到11.2%。

  在“连锁100强”中,国美电器集团以869.3亿元销售规模、820家店铺的业绩首次跃居第一,百联集团有限公司、苏宁电器集团、华润万家有限公司、大连大商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以770.9亿元、609.5亿元、378.5亿元、361.4亿元的业绩排名第二至五位。

  通过对2006年“中国连锁经营100强”的分析,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关注:

  一、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从总体规模看,近几年,100强企业的总销售规模平均增幅超过3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2002-2006年,分别为6.0%、7.8%、9.3%、10.5%和11.2%,五年内将近翻了一番。2006年,100强中的前10家企业总销售规模达4073亿元,占100强总销售规模的48%,比2005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前30家企业的总销售规模达6396亿元,占100强的75%。 tujian.org

  从单个企业看, 100强企业平均销售规模为85.5亿元,平均拥有店铺510家(剔除个别企业超常规发展因素),2005年则分别为70.8亿元和383家店。2006年,100强企业中最后一位销售规模达11.8亿元,比2005年的最后一位增长44%,比2004年增长145%。

  从业态情况看,家电专业店一枝独秀,有5家家电企业入围前30强,即国美、苏宁、五星、大中、宏图三胞,其销售规模和店铺数量的增幅分别为56%和54%,远高于其它业态。

  二、外资零售企业发展活跃

  一是开店速度快。2006年,家乐福新开33家店,沃尔玛新开15家店,麦德龙新开6家。以经营大型超市为主的11家外资零售商(家乐福、大润发、沃尔玛、好又多、易初莲花、麦德龙、乐购TESCO、百佳、欧尚、永旺、华糖)新开店铺数量超过100家,也超过了上年同期水平。

  二是并购力度大。在快速开店的同时,外资企业普遍采取了并购的扩张方式。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百思买控股江苏五星电器,家得宝并购家世界家居,特易购增资并控股乐购, 百盛收购输出管理百货店等。在这些并购案例中,并购企业实力强,涉及金额大,并购的战略意图明显。此外,在现有的中外合资公司内,外方通过收购合作公司的股权,加快了独资经营的步伐。 tujian.org

  三是效益水平高。18家以国外品牌经营零售企业(见附件三),店铺数量增幅只有20%,不及100强平均水平,但销售规模幅增却达27%,高于100强平均水平。其中11家以经营大型超市(包括会员店)为主的外资企业共经营567家大型超市,比2005年增加102家门店。单店销售规模为2.15亿元,同比增长5%,大大高于国内同业态店铺的销售。

  三、 企业盈利水平普遍改善

  2006年100强企业总销售规模同比增长25%,增幅分别比2005年和2004年降低8%和9%,但企业的效益水平普遍改善。

  首先,百货业态效益大幅提高。如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店铺数量仅增长了14%,销售规模却上升了29%,其中上市公司部分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长570.37%。百盛集团上市公司部分的经营利润增幅达78.2%。其它以百货业态为主的企业,毛利水平和净利润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其次,超市业态盈利能力明显增强。以超市和大型超市为主要业态(不包括百货店和便利店)的企业,店铺数量和销售规模保持同步增长,增幅均为19%。总体库存周转次数由上年的平均11.7次,增加到12.2次。毛利率由12.6%提高到12.9%。自有品牌商品销售规模达到43.5亿元,比上年增长52%。便利店企业的平均毛利率也由2005年的16.8%提高到2006年的17.7%,库存年平均周转次数由20次增加到24次。
tujian.org


  效益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包括采用新的管理技术,不断创新经营,强化控制成本等;其二是消费环境的改善,这对百货店业态的影响尤为明显。

  四、区域优势企业份额持续扩大

  2006年100强企业中,有58家是以区域发展为主的企业,比2005年增加了4家,其中北京、山东、江苏各有7家。2006年,58家企业共实现销售规模2660亿元,店铺数23700个,占100强的比重为31%和34%,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21%和23%。

  区域性企业一般在本地区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以进入100强的三家山东企业为例,2006年,山东家家悦超市有限公司销售规模(注:含部分威海市外门店销售额)占威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9%,利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岛维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的总销售规模则占青岛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

  五、 特许经营发展迅速

  在2006年100强企业中,共有46家开展了特许经营(2005年为41家),特许经营的销售规模达1020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27%,占100强总销售规模的比重为11%。2006年100强企业共有加盟店4.1万个,超过了开展特许经营企业的直营店数量,比2005年翻了一番,占100强总店数的59%。开展特许经营较多的业态和业种是便利店、农村超市、餐饮企业等。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六、 行业地位和责任提升

  2006年是政府出台零售业相关政策法规最多的一年,涉及到并购、促销、工商关系、食品安全、农村商业、特许经营、分等定级等内容,从规划、规章、规定等多个层面,坚持规范与促进并举,成为零售业和连锁经营健康快速发展的外部助推力。例如,连锁100强中部分企业店铺数出现超常规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后,农村店增长迅速,如新合作商贸连锁有限公司一年内新增门店15200家。

  2006年零售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热门领域,这与连锁经营这种现代经营方式的应用密不可分。行业地位越高,社会给予行业的关注就越多。2006年连锁100强企业与资本市场关系更加紧密,有22家为上市公司或具有上市公司背景,一些100强企业成为收购或被收购的对象。

  连锁经营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求行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如维护和谐的工商关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保护消费者权益等,这些都要求企业通过不断完善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来实现。
     相关链接
    ·2001年中国货物进出口额居世界第6位
    ·外经贸部将于7月3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
    ·外经贸部新闻发言人高燕就中国政府颁布《导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WTO咨询网即将开通
    ·WTO知识产权理事会对我加入WTO以来执行有关
    ·外经贸部发布2002年第35号公告
    ·外经贸部发布2002年第23号公告
    ·中日经济伙伴磋商机制正式启动
    ·1-9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2.55%
    ·外经贸部新闻发言人高燕就《生物两用品及相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