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商贸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年终专稿: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2009-05-06
  2006年商务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把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确定为商务工作重点,制定了《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面启动“双百市场工程”,在解决农民买难卖难、市场信息不畅等关乎农民切身利益问题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国家级专项规划。《规划》提出,到2010年“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覆盖85%的乡镇和65%的行政村,全国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万亿元,年均增长约10%,初步形成以乡村零售网点为基础,以大中型批发市场和连锁配送中心为骨干,以各类农村流通合作经济组织和大中型农村流通企业为主体,农产品、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均衡发展,城乡市场相互融合、内外贸易紧密联系、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市场体系。

  在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中,商务部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作为商务领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通过在农村逐步推行连锁经营,计划用3年时间,使标准化农家店覆盖全国75%以上的县,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2006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都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做出了专门部署,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商务部与财政部累计拨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目补贴资金5.33亿元,商国家开发银行安排100亿元政策性贷款支持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商务部在加强项目质量管理的同时,对中西部地区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加快西部地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步伐,2006年西部地区每个建设项目的补贴标准分别比2005年提高了43%和32%,并对中西部地区追加了1万多个农家店的建设规划。商务部还会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下发通知,解决“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卖药的政策瓶颈。

  2006年,连锁化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初步建立,部分地区农村消费“不安全、不方便、不实惠”的状况得到改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得到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实现了政府、企业和农民三方的共赢,被誉为“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的民心工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方便了农民放心消费。农家店实行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商品的流通渠道,制止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农村,农家店商品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同时,连锁农家店进入乡村后,商品种类大幅度增加,不少地方农家店不仅经营日用消费品,还能经营药品、农资、邮政通讯产品,其服务功能大大增强,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放心的商品。“油盐酱醋在村里,日常用品赶大集,大件商品跑县里”的传统购物模式迅速改变。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是促进了农村商业的迅速发展。农家店商品质优价廉、品种多样,带动了农家店销售额的大幅度增加。据我部对江苏、浙江、安徽和山东四省农家店的调查,农村传统夫妻店改造为农家店后,销售额平均增长2倍以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吕村华冠超市改造后,日销售额由700元增加到2700多元。江苏苏果、苏农、红太阳三家试点企业通过开拓农村市场,迅速扩大了农村市场份额,2006年三家企业销售额增幅分别为31%、61%和58%。安徽宿州市美惠多超市公司2005年加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后,连锁销售收入达2.46亿元,同比增长了34%。

  三是成为各级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建设带动了农村村容村貌的改善,新建或改造后的农家店店面整洁、标识统一,成为广大农村一景。湖北富迪、河北好日子等公司的乡村农家店还以连锁超市为载体,建立了集日用品与农资销售、农副产品收购、文化、科教、中介代理等于一体的综合购物区和综合服务中心。

  据统计,到2006年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累计建设连锁化农家店16万个,覆盖全国63%的县,带动地方和企业投资约117亿元,吸纳富余劳动力约65万人,使1.4亿农民受益,扩大农村消费约600亿元。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商务部2006年启动了“双百市场工程”,重点改造10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着力培育100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商务部按照扶优扶强、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倾斜的原则,核准了2006年度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项目414个,其中批发市场项目253个,流通企业项目161个。拨付5亿元资金,重点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环保等准公益设施和仓储、配送等经营设施建设;重点扶持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冷链系统和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推动农产品流通产业化和规模化。

  为推进“双百市场工程”,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出台了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商务部协助有关市场和企业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对“双百市场工程”项目提供融资便利并给予利率下浮优惠。商务部、财政部下发了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对质量安全、冷链系统等准公益项目给予直接补贴,对仓储、生鲜配送中心等经营设施建设通过贴息方式予以支持。组织开发了“双百市场工程”信息服务系统,推进政务公开,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制定并印发了项目建设标准与验收规范,部署开展项目验收工作。“双百市场工程”得到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已有近20个省市陆续出台了配套扶持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双百市场工程”已初见成效。首先,调动了农产品批发市场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实施改造升级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的积极性。据初步统计,5亿元扶持资金直接带动地方和企业投资超过100亿元。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经营环境得到改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商丘市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参与“双百市场工程”后,带动农产品生产基地190多万亩,与11.5万余农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帮助农户年均增收600多元,取得了“兴一个市场,带一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农民”的良好效果。

  其次,使城乡居民受益。商务部确定支持的100家农产品批发市场,2005年交易额达2453亿元,占全国亿元以上农产品市场交易总额的三分之一。“双百市场工程”的实施,每年将新增交易额500亿元,增加就业150万人,并使2亿城市居民吃上放心菜。100家农产品流通企业2005年销售食用农产品384亿元,项目建成后每年新增销售额35亿元,经超市销售的食用农产品比例由目前的15%提高到30%,食品安全系数增加,城乡居民身体健康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商务部计划用三年时间,通过中央和地方共同推动,以及重点市场和企业示范,带动2000家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使农产品流通成本明显降低,流通环节损耗大幅减少;培育一批符合国家标准、面向国内外市场、现代化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能够有效带动农产品出口的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初步构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2001年中国货物进出口额居世界第6位
    ·外经贸部将于7月3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
    ·外经贸部新闻发言人高燕就中国政府颁布《导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WTO咨询网即将开通
    ·WTO知识产权理事会对我加入WTO以来执行有关
    ·外经贸部发布2002年第35号公告
    ·外经贸部发布2002年第23号公告
    ·中日经济伙伴磋商机制正式启动
    ·1-9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2.55%
    ·外经贸部新闻发言人高燕就《生物两用品及相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