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行业自律 规范月饼市场秩序 |
2009-05-06 |
|
中秋节已列入国务院近期批准的第一批518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我国传统节日,“赏明月、吃月饼”的习俗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
为规范月饼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2005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月饼价格、质量、包装及搭售等行为的公告》。在《公告》的引导下,2005年天价月饼现象基本杜绝,月饼价格总体水平明显回落,搭售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过度包装问题明显改善,月饼质量稳步上升,市场运行基本平稳,销售额达到100亿元人民币左右,产量近20万吨,据统计,知名品牌企业产销量有所上升,如北京稻香村食品集团、广州莲香楼、北京好利来工贸有限公司、北京大三元酒家等,产量增幅均超过8%,销售额增长均在3%以上。2005年月饼企业的营销重点从关注包装转到了增强食品安全性、改良工艺、挖掘传统产品、精工细做、丰富花色品种上,在包装设计方面也更注重实用、简约,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为配合《公告》的发布,2005年9月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发布了GB-19855《月饼》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已于2006年6月1日起实施。《月饼》标准对月饼产品的卫生指标、月饼名称、日期标示等提出了强制性要求,尤其对每千克月饼销售包装的容积和包装成本给出了具体的指标要求。该标准作为技术性法规,为市场执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促进月饼市场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的中秋节恰逢十一长假,据专家分析预测,2006年的月饼市场趋势是:节日文化氛围增强,市场销售难度加大,传统产品和有特色的新产品需求量增加,包装、标签要求严格,政府监管力度加大,销售价格总体维持在2005年的水平或小幅波动,中、低档月饼仍是主流,月饼市场需求量与2005年基本持平,月饼市场整体走势平稳且无大的波动。
目前,月饼生产已进入准备时期,《月饼》强制性国家标准已经实施,为防止月饼“天价”、过度包装以及搭售其他物品的反弹,巩固去年的工作成果,特提示各月饼生产经营企业在今年的生产、销售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自觉维护四部委《公告》发布以来月饼市场的良好秩序,严格遵守《月饼》强制性国家标准,从自身做起,加强自律,共同促进其健康发展。
2.高度关注保障食品安全,尤其是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甜味剂、着色剂)的使用和标注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3.注重环保和节能降耗,尽可能地减量包材,节省资源,实现有限资源的重复利用。 4.宾馆、饭店、餐饮等企业在自产自销或委托加工月饼时,也应严格遵守《月饼》标准中有关强制性条款的要求。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