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商贸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商务部发布《中国消费品市场发展报告》
2009-05-06
  为全面分析和总结2005年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和问题,展望2006年发展环境和趋势,近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组织编写了《中国消费品市场发展报告(2005--2006年)》,旨在为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提供宏观调控和管理决策依据,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更为充分的信息和服务。

  报告认为,2005年是“十五”最后一年,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消费品市场繁荣稳定,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持续增加,消费升级趋势更加明显,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十五”时期,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作用下,国内市场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增速持续加快。2000-2005年,全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年均实际增长11.1%,超过同期GDP年均增长1.6个百分点。2005年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177亿元,比“九五”末期增长7成多,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增速比上年加快1.8个百分点,高于GDP2.1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5000元,达到5153元,比2000年增长6成多。其中,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与城市的增速差距,由2004年的4.0个百分点,缩小到2005年的2.1个百分点。在国家宏观调控作用下,2005年国内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部分消费品供大于求的状况有所缓解,物价涨幅总体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8%,涨幅低于上年2.1个百分点。消费结构继续升级,汽车、住房、餐饮、旅游等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品牌和服务消费发展迅速,全国各区域消费品市场呈现均衡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报告指出,在2005年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高度关注。一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亟待提高,二是部分地区农村市场基础薄弱,秩序混乱,三是突发性公共事件等影响市场稳定的因素增多,四是居民消费意愿持续减弱,储蓄倾向增强,不利于消费的扩大,五是部分消费品产能结构性过剩的压力逐渐显现;六是商品周转慢,物流成本高,流通效率偏低等。

  报告认为,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总体看,消费品市场发展面临较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一是国家继续实施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国民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仍然较强,为消费品市场的稳定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国家进一步重视扩大消费的作用,经济工作的重点将突出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消费;三是居民收入水平将随着经济增长而稳步提高,特别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收入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消费能力继续提高;四是国家进一步重视流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促进流通业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将逐步显现,为完善消费设施、改善消费环境、拓宽消费领域、开拓农村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五是随着国家对市场秩序整顿和监管力度的加大,商品质量特别是食品安全状况有所好转,有利于居民消费信心的提升;六是世界经济发展仍处于平稳增长周期,国际需求旺盛,原油等原材料价格呈稳中下降趋势,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平衡。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一是2005年以来,粮食价格持续走低,而农资价位仍然较高,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二是在消费品市场相对饱和的情况下,多数行业产能继续快速增加,国内市场供求压力加大;三是住房、汽车带动消费升级的力度有所趋弱,将对家电、纺织品、装潢材料、家具、五金电料等商品市场增长产生一定影响;四是突发性公共事件,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增多,影响市场的稳定;五是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市场蕴藏的风险增大。

  报告根据消费品市场面临的国内外有利和不利因素,预测2006年消费品市场运行将呈现以下八大趋势:

  一是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稳定较快发展的态势。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消费品市场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消费规模持续扩大,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7.5万亿元,增长13%左右。

  二是消费品市场供求状况会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改善和供给结构的调整,消费品市场供求状况将继续好转。调查显示,2006年上半年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比重同比上升1.5百分点。

  三是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继续提速。2006年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市场流通设施和环境将逐步改善,农村消费有望快速增长。预计2006年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达到11.5%以上,与城市的差距会进一步缩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四是餐饮业将保持高速增长。2006年餐饮业仍将是消费品市场增长的一大亮点,预计全年餐饮业营业额将突破1万亿元,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
 
  五是不同区域消费品市场发展协调性增强。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消费将保持较快增长,全国各省区消费品市场增长差距进一步减小,中、西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比重继续上升。

  六是消费结构继续升级。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衣着类比重继续下降,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教育文化等比重持续增加,城市居民开始向舒适享受型消费发展,农村居民将加速向温饱小康型消费发展。

  七是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品牌、绿色消费成为时尚。2006年除汽车、住房、通信等继续热销外,餐饮、旅游、健身、教育、文化、节假日传统特色产品和服务等将快速增长,居民消费向品牌化、环保化、个性化、时尚化方向发展。

  八是居民消费价格总体平稳。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将以稳为主,但受价格改革等因素影响,价格总水平略有上升,预计在2%-3%之间。


     相关链接
    ·2001年中国货物进出口额居世界第6位
    ·外经贸部将于7月3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
    ·外经贸部新闻发言人高燕就中国政府颁布《导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WTO咨询网即将开通
    ·WTO知识产权理事会对我加入WTO以来执行有关
    ·外经贸部发布2002年第35号公告
    ·外经贸部发布2002年第23号公告
    ·中日经济伙伴磋商机制正式启动
    ·1-9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2.55%
    ·外经贸部新闻发言人高燕就《生物两用品及相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