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商贸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薄熙来就中美纺织品备忘录答记者问
2009-05-06
  l1月8日中美纺织品备忘录在伦敦签署之后,薄熙来部长现场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薄熙来说,这次中美关于纺织品贸易问题的谈判历时5个月,谈了7轮达成协议,为双方的业界创造了可预见的、稳定的贸易服装。中美两国,尽管国情很不相同,但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而且来日方长,将共同面对越来越多的贸易问题。双方在处理矛盾时应努力寻找共同利益,以平和、理智与平等相待的精神妥善处理贸易争端。

  薄熙来介绍说,这次纺织品问题涉及六、七十亿美元的出口,是近年来中美之间最大的一次贸易争端,不仅双方业界利益相关,也受到社会和新闻界的普遍关注。我们并不指望通过一次成功的谈判就能化解中美之间的贸易问题,但也不希望因为一宗贸易纠纷,就阻滞了双方经贸合作的进程。我赞赏中美双方技术层面富于专业精神的工作,也赞赏美方在第六、第七轮谈判中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这使最终达成协议成为可能。

  薄熙来强调,纺织品涉及到中国近2000万人的直接就业,其中有很多是低收入的职工,他们还要养家,因此纺织业在中国是高度敏感的行业。2005年1月1日实现纺织品全球一体化后,中国有权利享受这一成果。对于像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培育起纺织服装这样有竞争力的行业很不容易,希望世界各国给予更多的理解。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回答记者有关如何比较中美、中欧纺织品谅解备忘录时,薄熙来表示,两个协议是平衡的。中欧的协议在今年6月11日就己达成,欧盟表示了诚意,对于营造中欧纺织品正常稳定的出口服装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次中美之间又在平等务实的气氛下达成协议,和中欧协议互为补充,成为通过平等磋商来解决贸易争端的两个成功范例。

  当记者问及第六、第七轮谈判时,薄熙来说,这次谈判是复杂的,也是困难的,正因为如此才谈到七轮,有几次已经走到了悬崖的边缘。如果说到业界的压力,美国的纺织服装业涉及到几十万人就业,而中国则涉及近2000万人的就业,应该说,中方企业的诉求更大、更强烈。我知道美国业界给波特曼先生施加了不小的压力,但有句俗话:“闹人的孩子多吃奶”,我们应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能说谁嚷嚷的厉害谁就有道理。众所周知,美国和中国的服装差距很大,美国的人均GDP和人均收入都30多倍于中国,如果我们的纺织企业不能实现合理的出口,很多工人将失去工作,这远比美国的人数要多。波特曼先生最后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但还不够,按理应该让中国的纺织品完全享受2005年1月1日以后全球纺织品一体化的待遇。当然,有一个242条款,我们遵守一切WTO的现成规则。但发达国家应该了解,全球贸易自由化是大势所趋,数量限制是不合时宜的。
     相关链接
    ·2001年中国货物进出口额居世界第6位
    ·外经贸部将于7月3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
    ·外经贸部新闻发言人高燕就中国政府颁布《导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WTO咨询网即将开通
    ·WTO知识产权理事会对我加入WTO以来执行有关
    ·外经贸部发布2002年第35号公告
    ·外经贸部发布2002年第23号公告
    ·中日经济伙伴磋商机制正式启动
    ·1-9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2.55%
    ·外经贸部新闻发言人高燕就《生物两用品及相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