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范建华(云南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文化厅副厅长、研究员)
首先,什么样的文化才具有“软实力”?
党的十五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作了十分精辟、全面、科学的高度提炼与概括,指出“我国现阶段的文化是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面向世界和未来的社会主义新型文化”——“民族的”强调了我国现阶段的文化是建立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基础和优秀传统文化之上的,有坚实而丰厚的本土根基;“大众的”说明我们的文化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实践创造的,并为人民群众服务,其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很强的人民性;“科学的”指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态势与人类文明发展的态势相一致,符合人类文化的宏观发展规律;“面向世界和未来的”说明这样的文化一定是融入世界文化发展潮流的,并走在时代前沿,代表着人类文明最先进的文化。
因此,我们从事文化建设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就是构建符合人类文明发展需要的、最能代表时代精神,并且具有强烈民族精神的全新文化。
其次,文化软实力靠什么来实现?
文化软实力说到底是文化的竞争力,而文化竞争的核心体现在:文化企业要有市场竞争力,文化产品要有市场占有率,文化品牌要有社会影响力,文化人才要有开拓创新能力。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其中,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是检验我们的文化是否能对他国文化产生积极影响的关键所在。借助文化产品,可以使其他国家的人们在消费我国文化产品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我们的文化,从而在文化消费中实现文化输出。所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要多多对外“营销”文化产品,而不是对外“宣传”文化产品。因为“营销”能让消费者在选择中自觉接受,而“宣传”往往是自恋式的一厢情愿,容易被拒。
市场占有率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的文化产品能否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以及品牌的社会影响力有多大。品牌需经过长期的市场检验,并取得大众认同,才能形成。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文化品牌的形成和不断完善都是极其艰苦的,要让大众接受并被异文化的消费人群也认同就更加艰难。
文化企业的竞争,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和文化品牌的形成,这一切的关键又在于有无一支优秀的文化人才队伍。
最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助力。
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我国现行的文化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已严重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实际,体制机制性障碍比比皆是,不从根本上进行改革,文化产业的发展就要受到严重制约。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化产品生产都是按指令性计划进行的,生产出来的产品从本质上说是“宣传品”,而不是文化消费品和文化商品。这种文化产品生产模式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全靠政府“埋单”的生产投资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难以在国际文化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更谈不上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成了刻不容缓的大事。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才能激活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加我国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