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回古代找工作:5000年前最光荣职业是巫师——中图社
2009-08-10
战国时期巫师猎人人物

  大学辛苦读了四年,明明刚入学时选择的专业还热得发烫,如今却身价大跌,有些冷门专业反而跃上枝头。实在不行,咱们干脆到古代去找工作。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光荣的历史学家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历史系在大学里一向是冷门。可是在5000年以前,可是大大的有前途。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原始社会里的巫师是最老资格的历史学家。他们负责保存部族传说和历史知识,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最著名的史官是黄帝的助手仓颉,据说,最初的汉字就是他发明的。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商朝的历史学家为商王的每一项活动进行占卜,并把结果刻在龟甲兽骨上。我们今天发掘出来的甲骨文残片,就是最早的史册。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到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学家们变成了档案管理员。不过他们还凭着一项优良传统维持着自己的尊严——秉笔直书,而且写过什么当朝皇帝不能看。皇帝们想有身后美名,所以对史官比较客气。 tujian.org

  到了唐朝,唐太宗厚着脸皮非要看史官们给他写了啥,看过之后提了不少修改意见。从此,历史学家们没了尊严。宋朝以后,他们干脆投身娱乐界,到瓦肆里说书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受重用的水利工程师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果你是学水利工程专业的,那恭喜了,不管在哪个朝代,你都会受到重用。 tujian.org

  大禹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成功的水利工程师,顺利成为了舜的接班人和启的老爸。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春秋战国时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兴修水利。楚国名相孙叔敖主持兴建了我国最早的灌溉工程——期思陂。吴国大夫伍子胥开凿了我国第一条运河——胥河。东汉的王景因为改造汴渠有功,连升三级。明代的潘季驯因为是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几次在“党争”中罢官,又几次官复原职,甚至更上一层。清朝有八大总督,其中一个专管治理黄河,叫河道总督,一个专管运河,叫漕运总督。怎么样,有前途吧?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富甲天下的金融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金融专业的大学生毕业之后收入普遍比其他专业高,在古代也同样如此。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就是放高利贷的高手,一年的利息收入超过10万钱。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西汉时长安出现了一个专门的金融市场。七国之乱爆发时,一个叫无盐氏的投机分子决定赌一把,借出千金。结果,一年就收回10倍的利息,成为关中首富。 tujian.org

  明朝时有些当铺吸收存款,经营货币兑换业务,也出现了专门兑换货币的钱庄。西门庆就开过当铺,财产总值将近白银十万两,相当于今天的2000万。 tujian.org

  今天金融专业大学生都想在上海和北京工作,如果在清朝,最好去山西。山西票号是当时最接近现代银行的金融机构,时人戏称它为清政府的“财政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回到古代去找工作是不可能的,但却让我们看到了几千年中各行各业的兴衰沉浮。在历史的大潮之下,个人的命运也许只是偶然。

     相关链接
    ·回古代找工作:5000年前最光荣职业是巫师—
    ·冷饮如何从皇宫走向民间?马可波罗带走"秘
    ·崇祯上吊的因果链 ——中图社
    ·古人如何应对海平面上升:用支柱让房屋踩高
    ·“山寨”风靡大江南北 原为花街柳巷的俚语
    ·两千年前巧匠发明古代风扇——中图社
    ·古代如何监管食品:问题食品致死,责任人判绞
    ·中国古人的“孙子”是一只蛤蟆?——中图社
    ·北宋的女子马球队:艳色耀日,香风袭人——中
    ·喜欢辩论的李世民——中图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