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唐师曾撰文忆国学大师季羡林:毕生认真 饱尝苦头——中图社
2009-08-10
2009年6月3日下午,唐师曾到301看季先生,季老题写《珠江的故事》。图据唐师曾博客

7月11日消息,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8时50分左右在北京301医院病逝。季羡林简介: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新社发 冯磊 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新网7月11日电 11日上午8时50分,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8岁。得知消息后,其生前好友唐师曾撰文纪念,题为“季羡林走了”。文章回忆了与季羡林先生最后一次的见面,以及季羡林先生生前的点点滴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唐师曾最后一次见到季羡林先生是在2009年6月3日下午,他到301医院看季先生,季老为老鸭题写《珠江的故事》。6月4日一早,唐师曾南下广东,采写《珠江的故事》。广东赤日溽暑,惊悉恩师往生,唐师曾心比冰寒。《珠江的故事》是季羡林老师布置给他这个学生的最后一篇作业。 tujian.org

  唐师曾还找出了自己写于1995年的文章,稍作修改,纪念季老。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文章称,季老对事认真,对人认真,对学问更认真,事事讲资料、讲考据。一日我与人民出版社、中央电视台两位校友到季老先生家闲坐,一学兄说起张中行应算季老同学,季老侧首思索半天,认真答道,张中行年龄比我大,上学比我早,毕业比我晚,应称校友,不是同学。该学兄又问钱钟书学问如何,季老再次侧首思索半天,说虽是同学,但隔行,从未研究过。对未研究过的东西,无法评论。这种刻板的认真,也许是季先生早年留德的印记。季羡林现在能操8种语言,印度梵文、小乘巴利文、隋唐古土火罗文、俄文、南斯拉夫文、德文、中文。问其哪种外语最最擅长,答曰应该是德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季羡林在德国住了十年,身上的语言功夫,大多是当年在德国奠定。 tujian.org

  季羡林是北大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35岁的季羡林从德国回国,立即被北大校长胡适、傅斯年聘为教授。在北大前一代大学问家陈寅恪影响下,季羡林走上印欧古典语言的治学之路。以后历任东语系主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现在人常讲机遇,佛家叫‘因缘’,我的一生全然由于因缘。”至于选中梵文“全因偶然旁听了陈寅恪先生的梵文课”。一直到现在,每说到恩师陈寅恪都免不了珠泪潸然。“此后半个多世纪的燕园教学生涯里,季老在东西比较文学、原始佛教语言学、印度中世纪语言学、吐火罗语义学、梵语文学诸多方面作了深入研究,奠定了泰斗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几十年来,季老每天凌晨4时准时工作,直到晚10点,认真得让人无法置信。作为总编之一他参与编纂了《中国大百科全书》、100多卷的《传世藏书》,目前正领衔主编1000多卷的《四库全书存目》、编辑数十卷的《季羡林文集》。紧张工作之中,季老对国内外来信,每信必复,透着贯穿一生的严肃认真。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学问如此,对生活亦如此。季羡林将文化大革命中在北大蹲牛棚的血泪经历仔细回忆,认真撰写后,交中共中央党校出版,命名《牛棚杂忆》,意在教育国人。毕生认真的季羡林也曾因为过份认真饱尝苦头。1968年被打成黑帮之后,劳苦致病,甚至不能行走,自己爬行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医生。事事认真的季羡林尊从革命指示,主动自报家门“是黑帮身份”。不料原本满怀阶级感情的医生闻言立即变了脸,由春风般的温暖转变到严冬一样残酷无情,一脸的革命人道主义,更不用说治病救人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唐师曾还回忆说,1979年,我在北大国政系上一年级,社科院一位前辈托我给季老家带东西,推开朗润园北面某某公寓一扇木门,季老先生正坐在重叠如千山万壑的书堆中用功。堆在桌上的各种参考书比我还高,书中夹着纸条、卡片、种种索引,一副做大学问的认真样子,令我肃然起敬。我冒失地往沙发上一靠,竟压着一堆睡觉的猫咪。季老是中国的国宝,猫咪是季老的家宝。20年弹指过去季老还是当年那身蓝布中山装“我很保守,到哪都这么穿”,季老的猫或死或丢换了一批又一批,当年他撒在未名湖后湖朗润园一带的莲子已是一片残荷。日月荏苒,可季老侍弄小动物、接人待物、研究学问依旧认真如故。 tujian.org

  文章还提到,大约是上世纪80年代吧,季先生过生日,我记得在二教。当时的北大校长丁石孙来祝寿,说:“我是搞数学的,对季先生的学问不太懂,为此,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季先生在北大一辈子,对他的人品,你们比我还了解,为此,我就不说什么了。” tujian.org

     相关链接
    ·季羡林生命的最后一年:卷入藏画门 终享天
    ·唐师曾撰文忆国学大师季羡林:毕生认真 饱尝
    ·北大送别季羡林 悼念者跪别“泛五四一代”
    ·海明威被曝是"克格勃间谍" 能力差未获任
    ·公众为何要强赐季羡林“国学大师”头衔——
    ·季羡林:集道德文章于一身 大师离我们如此
    ·当今学术生态下 想看到“大师”几乎没有可
    ·弟子眼中的季羡林:副校长为陌生人看行李两
    ·3500多人排队悼季羡林:希望他在天堂得到爱
    ·致力还原一个真实的粟裕 草根人物撰写名将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