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易中天不打算"咬"余秋雨:谁含谁的泪,劝告谁的谁——中图社
2009-08-10

  谁含谁的泪,劝告谁的谁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张 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去年,余秋雨同志以“含泪劝告”一词在网络上极为拉风。时隔一年,其传说中的20万捐款又成了一件扑朔迷离的事情。捐还是不捐,这不是个问题。到底捐了没有,就更不是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就是这么一个拿出证据来公之天下便一了百了的事情,在有心人的不懈努力下,逐渐横生出N多枝蔓,最后不仅搞出了“咬余”派,连和李辉在道德的高速路上忙着“飙车”的易中天先生都下水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4日,易中天在其博客上发表了一则题为《余秋雨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文章。文中,易中天警告余秋雨必须回应“诈捐”一事。易认为网民把余秋雨称为“余首骗”是不妥的,但是对于“余含泪”或“含泪大师”的称谓则“可以有”。余秋雨称“捐献门”是“咬余专业户”所为,是对他的诬蔑。对此,易中天认为余秋雨不能行使“沉默权”,也不能拿“言论自由”做挡箭牌。必须拿出确凿证据正面回应,否则后果很严重,也是对公众智力的侮辱。如果此事为假,余秋雨还可以行使诉权,将涉嫌诽谤的人告上法庭。

tujian.org

  显然,易先生不打算“咬”余先生,而且此时出来说这番话,颇有些老江湖出面圆场的味道。不仅没有危险,还显得自己有身份。余先生看到这篇博客,是不是还会含泪外人不知道,但“劝告”的先手却实实在在被易先生抢去了。无论余先生怎么回复,都是仰人鼻息:拿出收据证明自己捐了钱,那只不过做了易先生建议中的一条;拿不出来证据,就更显得易先生长者风范,既宽厚为怀又不失严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稍有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大凡能出来摆平争端的,都是大有面子,两边全都服气的主儿。而这主儿也不是白出力气,自己总得有些收益,无论是名还是利。易先生对此也并不隐讳,他在这篇博文末尾写的很清楚:“最近,李辉先生通过《长江商报》提问:假如我易中天发现有人涉嫌欺世盗名,会质疑吗?如果质疑,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这篇文章,恐怕还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但好歹也算‘具体的例子’,多少能看出点意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原来易先生自有易先生的麻烦。有时候,解决一团乱麻并不是靠快刀,而是把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制造出更多的线头,把局里局外的人统统搞晕之后,无论是回避主要矛盾也好,浑水摸鱼也好,金蝉脱壳也好,就都容易办了。拉扯“咬余派”,劝告“余含泪”,莫不如此。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转载此文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链接
    ·“打工诗人”卖诗筹建打工文学馆 已筹到3万
    ·余秋雨谈中国人三大弊病:缺公德心 不喜欢创
    ·易中天不打算"咬"余秋雨:谁含谁的泪,劝告
    ·余秋雨捐款事件愈发朦胧 都江堰教育部门不
    ·李逵探母千古奇冤:吃掉李母的四只虎是人为
    ·易中天赋打油诗调侃余秋雨捐款:揣着糊涂装
    ·作家地震捐款调查:拷问灵魂 质疑余秋雨者
    ·刘心武遭冒名出书反成被告 盗名出版公司致
    ·余秋雨捐款事件调查结果:他捐的是3万册书
    ·李敬一:唐诗离我们很近 一生熟读50首是底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