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滥用非时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今,把语病当作时尚者大有人在。不知从何时开始,有一个词迅速流行起来,那就是:“然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然后”一词,词典的解释是:副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但是现在却完全不是这样,有的人不管是否需要,是否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都要加上“然后”,而且“然后”连篇。公共汽车上, 两个小青年在打手机:“喂,然后我问你,然后,你到哪儿去了?噢,然后,昨天我们也到那儿去了,然后那儿真不错,然后,我们都想以后再去一次呢。” tujian.org
再如:一个青年人很神气地讲着:“我跟你说,然后我特别喜欢这首歌。然后这首歌特别好听,然后某某唱得也特好,然后这首歌的词和曲也特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果只是年轻人聊天时出现这种语病,不必大惊小怪。但一些成年人甚至有的老人也在用着“然后”。从车站码头到商场影院,一片“然后”声。有些明星、准明星和那些想当明星的人,都喜欢说“然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然后”一词的乱用和滥用,已近乎成了一种风气,一些学者作家也未能免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既然是多余的、毫无必要的,为什么有人喜欢使用呢?其原因大致有二: tujian.org
一是受语言环境的影响。有人觉得这种“然后”现象好像是一种风气,一种时尚。既然是一种风气,一种时尚,那么受这种风气和时尚的影响,慢慢地形成了习惯,也就自觉或不自觉地“然后”起来。可以说,这是一种下意识的语言行为。就好像是受了传染病的传染一样,病人受到了别人的传染,又把病毒传染给了别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是有些喜欢追求时尚的人,特别是某些明星、公众人物以及某些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甚至是那些在电视台大讲堂讲课的教授,也一口一个“然后”。这些“然后”明明是多余的、是语病,他们却以为这是时尚,用起“然后”来,一副洋洋自得的神气。这些公众人物的“示范”,对社会上不良的语言风气的扩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更重要的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在关于使用、推广普通话的文件中就有明确规定:国家的公务员、大中小学的教师、媒体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时,都必须模范地、规范化地使用汉语普通话。而使用普通话,不仅是要使用标准的语音,还要在汉语语法、语词、语言习惯等方面都要规范化。对公众人物来说,这是一种责任,对普通公众来说,也应该保持汉语言文字的健康。我们有理由提请人们注意:语病就是语病,莫把语病当作时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陈晓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