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当下不良文艺现象的分析与批评——中图社
2009-08-10

  当下的文艺创作乃至相关艺术活动,总的感觉似乎很热闹,最显见的表现有:从业人员众多,作品数量丰盛,表现花样迭出,传播途径通畅、迅捷,再加上现代手段的包装与许多追逐“大制作”的铺张,更显得热闹之势远胜以往。据悉,每年创作歌词可达30余万首,出版长篇小说1000余部,制作电视剧达上万集,仅此一斑,即可知这数量之多,远非一般的可观。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赛事与各级各类的评奖增多,大大小小的媒体炒作热情高涨,则更容易推波助澜,使这热闹之势节节升温。当然,这只是一种感觉。而与此感觉同在的,还有种种质疑,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于缺少精品力作的质疑。这实际上自然涉及到量与质的关系。想想看,近年来在涌现出的大量几乎令人目不暇接、耳不暇闻的艺术作品中,值得我们反复欣赏与品味的上乘之作有多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审视与分析当下的艺术状况,发现问题种种。 tujian.org

  追赶时尚。当下文艺创作及活动的时尚化之风,已扑面而来。这首先表现为紧跟社会上的时尚之风,并围绕时尚而借机运作。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发现,那些追逐时尚的文艺,绝少例外地都是紧随文化消费时尚应运而生,或者干脆就是在与某种热销策划携手狂欢。这种追逐,抢占的是市场,收获的是利益,而丢弃的则是艺术创作中最需要的对诗性情怀和高尚精神的执着追求。声势的吸引与功利的诱惑,使众多艺术界的从业人员,包括不少被称为“艺术家”者放弃个性追求,加入到追风赶潮的行列。这样看,并不意味艺术一定要拒绝时尚,或者自绝于商品社会,也并不意味文艺家一定要远离商场,耻于言利。问题的关键,是文艺家如何对待时尚的潮汐,如何对待利益,如何恪守艺术在心灵世界的尊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还需指出一点,有人以追逐时尚为创新、为先锋,这完全是本质上的混淆。艺术的创新首要的是艺术家独有的生命体验,以及关于人生世事的独特洞察与发现。它形成于艺术家执着追求与独到的探索过程中。由此可见,时尚追新与艺术创新,完全不是一回事。这也恰恰从又一个侧面证明,艺术追逐时尚,则必然会以取消精神深度为特征,以牺牲独特创新为代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策划造作。当下的文艺创作及艺术活动中存在一种“策划现象”。就是以策划统辖创作,创作顺从于策划。所以,“策划现象”具有了做“工程”或做“项目”的特点。这种现象具体体现为视文艺创作或艺术活动如项目或工程,行动的发起有明确意图,实施过程有一定设计方案,实施方式往往是一人或几人牵头,多人参与,分工作业、统分结合,最终以完成既定任务为目标。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见到的一些“策划”出来的文艺作品或艺术活动,规模宏大通常是其首位的,同时也是显著的特点,即属于“大制作”的一类。这种策划出来的大活动、大制作,往往是见物而不见人,见量而不见质,重心在外在的轰动效应上,而不是文化的内在资源上。忽视艺术本身的质的要求和发展目标,结果往往是导致泡沫艺术或虚假繁荣,而且很容易助长艺术活动中的奢华之风。在当下中国的艺术领域,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工程”情结 、“做大”情结 、“造势”情结,应该说,这是违背艺术思维和艺术创作规律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策划容易带来造作。照策划的方式来做,必然是总体构思上“主题先行”,参与者按“图”行事、被动作业,最后组合成品。因此,很难有灵脉贯通、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作品诞生。

tujian.org

  仿效复制。放眼当下中国的文场艺界,仿效与复制同样屡见不鲜。评论家雷达就长篇小说的创作情况深有感慨地指出:“写狼的书成功了,狼系列马上出现,写狗的书成功了,狗系列立刻上市,《看上去很美》畅销,《看上去很丑》便出来呼应,有了《鬼吹灯》,就有《盗墓王》,有了《纪委书记》,就有《组织部长》,某些长篇文本就是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大量繁殖着,而且这种繁殖的、复制的东西总是比严肃的创作卖得好——这也许是最让我想不通,却也是最有趣的一个问题。这样的创作只能叫做制作了。它们的根本问题在于,作者主体丧失了个性、想象力、联想力,丧失了再造一个艺术世界的能力,同时也切断了与大地、存在、现实的血肉联系。”艺术创作是个性化的精神生产,其真正的创作成果,是属于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仿效和复制走的路径只能是南辕北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热衷包装。在当下的演艺界,作品讲包装,演员讲包装,舞台讲包装,表演讲包装,这“包装”可谓是多维的、立体的、动态的。一个歌手演唱,数十人伴舞,这几乎已是一种必需和时尚,哪怕明明是画蛇添足。至于许多大型演出舞台的搭建,声光电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更是不惜人力物力,以突显奢华之“派”。作家肖复兴针对当下某些话剧演出热衷包装,并形成奢靡浮华之风的现象指出:“好的话剧,从来都是朴素的,古希腊悲剧的演出都没有如此奢华过,莎士比亚戏剧演出的文艺复兴鼎盛时期,舞台的布景道具也是简陋的,双方激战的军队不过用两个人代表,再浩浩荡荡的群众也不过用四个人表演,从来没有如我们现在动员上百个民工充斥整个舞台的情况。中国话剧走过百年历史,我们前辈导演的那些经典名作,有一出算一出,也从来没有这样奢华过。”其实,不只是话剧,其他许多种类的艺术经典,也同样绝少有依靠外在包装与追求奢华而提高品位,并获得艺术生命力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下艺术活动热衷包装,以致奢华成风,有种种原因。其一,迎合当下勃兴的“眼球文化”时尚,以突出卖点,为此不惜媚俗。其二,艺术表达泡沫化,其中不乏以小充大、以少充多、以次充优等造作意图,借外在形式造势而企求升值。其三,相互攀比,不断升级。除上述三个方面,社会上弥漫的浮躁风气,以及人们的审美价值判断错乱,也为这种热衷包装的现象提供了背景和市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作者:宋生贵

    上一篇:读书人的面子问题——中图社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
    ·读书人的面子问题——中图社
    ·当下不良文艺现象的分析与批评——中图社
    ·当文学脱离苦难——中图社
    ·一百亿纪念一百年?——中图社
    ·迈克尔
    ·看客文化的出位——中图社
    ·从巴金的自责想到的——中图社
    ·秦始皇留下的遗产远远不止几千个陶俑——中
    ·伪文化猖獗 神女将因“中国恋城”而病——
    ·余秋雨语录:骂我的人都值得我同情——中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