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学脱离苦难
近年,常常听到有论者抱怨和感慨:“生活安逸之后,一些曾经激越的作者在安逸和舒适的环境下丧失了曾有的质地。甚至有作家公开表示,不在痛苦中,已写不出好文字。”脱离了苦难,文学将何为?苦难远遁而去,文学就一定要消弭吗?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诚然,从某种意义上说,痛苦是文学创作的源泉。但同时,我们必须明确,这句话既是真命题,又是伪命题。说是伪命题,因为它犯了逻辑错误,将本不具有任何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强行放置到一对直接因果关系中。殊不知,苦难的确是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命题,但它既非文学创作的必要条件,也非文学创作的充分条件,更非文学创作的首要条件。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众所周知,“文革”十年浩劫时期,人们承受的痛苦几乎是空前的,既有物质方面,更有精神方面,但此时期出现的文学作品(含部分在“文革”期间创作,但在“文革”后才公开于世的),能真正流传于世的经典之作却少之又少。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同时,持“离开苦难就没有文学”这一观点的人,还犯了一个错误,他们将文学创作所关注的苦难缩小化,所认为的苦难,主要指的是物质上的匮乏甚至赤贫。其实,人类精神上的苦难才更为可怕,如忧郁、彷徨、孤独、恐惧、失望、无助、悲观、堕落、压力等等,这些都是长期困扰人类生存的重要因素,理应成为文学创作持久关注的永恒命题。虽然物质生活安逸,但在社会节奏无限加快和人们物质条件不断充裕的条件下,人们未必就没了精神痛苦,而关注人类生存境况的作家作为社会大环境中的一员,自然也不例外。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文学不是苦难的展览所,文学所关注的领域应该是非常广博的,如果仅仅囿于物质或肉体上的苦难,则其本身已对文学进行了扭曲。托尔斯泰出身贵族,其生活也算安逸,而其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表现人类行动无因果关系的、不可预知的、甚至神秘的一面”的描绘,被誉为该作品最伟大的成就的缩影,这样的传世经典,却似乎看不出有多少物质上或肉体上较为明显的苦难成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个作家,能否写出让世人称道的经典作品,本质不在于其是否罹难痛苦,而在于其关注和体悟这个世界的角度。“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希望着光明,讴歌那簇新的复活”,离开物质生活的苦难,文学照样有为,就看作家着墨的角度如何。 tujian.org
王永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