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的低调只为沉重的转身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李 欣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元宵夜的那场大火,似乎拉开了央视流年不利的序幕。几个月来磕磕绊绊,直到最近《新闻联播》里的一个关于高考的穿帮镜头被慧眼识破。对此,央视一改过去置之不理或遮遮掩掩的姿态,出人意料地迅速道歉。不过,这份挂在其官网上的道歉信将落款写成了2008年6月9日,“乌龙套乌龙”背后,真让人哭笑不得。 tujian.org
一直以来,央视拥有与其地位相匹配的傲慢,直到现在它开始低调起来。与此相印证的是,前不久,小品王赵本山在一档电视访谈节目中“炮轰”央视不尊重演员,央视选择了低调回应,而非肃杀式的封杀;与此同时,被视为“政治晴雨表”的《新闻联播》酝酿改革,亲民是重要方向,“做新闻不能太CCTV”。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笔者以为,除了高层人事的变动,央视姿态的放低,恐怕也与信息传播格局的重新洗牌有重大关联。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和传播手法的多元,受众迅速分层并各自盘踞自己的地盘。除了奥运直播这种有足够噱头和关注价值的商业垄断性传播,凡是能找到替代品的内容,包括春晚在内,不少人开始放弃传统的央视。很显然,若一方是“无论你说什么我都不相信”,另一方是“无论你信不信我都要说那一套”,这种自弹自唱的僵持局面实在不应持续长久。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论是时势所趋还是自我反省,央视的低调都是在向观众致以应有的尊重。低调不但是承认自身并不完美,也有犯错的可能,为自己的高调留有后路,更重要的是,低调才可能俯下身段对话,有对话才能和解,有和解才会有民意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回归。随着平等意识在这代年轻人身上扎根发芽,自上而下的“高八度”传播在他们中间正失去市场;网络及时性、互动式的信息发布与反馈模式,让他们的发言欲望很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作为喉舌的央视何时真正放下一家独大的架子,不再沉迷于一呼百应的昔日辉煌,从低调开始,考虑如何慢慢消融“会上网就不看《新闻联播》”的巨大反差和现实尴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转载此文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