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畅销不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49年6月,奥威尔的小说《1984》在英国出版并获得成功,首次印刷就卖出了25000册,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也卖出了20000册。著名的《纽约时报书评》和《纽约客》都发表了给予高度评价的书评。英国著名作家普利切特称一年后逝世的作家是“一代人的冷峻良心。”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项统计表明,《一九八四》已经被翻译成至少62种语言,总销量超过5千万册。作品对英语本身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书中的术语和小说作者已经成为讨论隐私和国家安全问题时的常用语。他在小说中创造的诸如“老大哥”、“仇恨两分钟”“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美国《时代周刊》杂志评选的1923年至今最好的100本英文小说《一九八四》名列其中。1999年,著名的蓝登书屋评出的“100本20世纪最佳英语小说”此书排名第13位。在英国与美国此书也被列为中学生必读书书目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最后一个在思考的欧洲人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奥威尔似乎就是为写《1984》而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样的结论似乎可以从的他一生的经历中得到验证。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个出生于没落的中产阶级的“上层人物”,一直力图去深入了解这个社会的底层,他敢于直面自己看到和体验到的事实,他独立思考并坚持己见,不为其他因素而动摇。著名学者止庵认为只能两个词来形容奥威尔:一是“圣徒”,指这个人;一是“先知”,因为他写出了《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 tujian.org
1936年爆发的西班牙内战,不仅改写了欧洲的未来,也改写了奥威尔心路历程。新婚燕尔的奥威尔在西班牙的经历,有评论家认为就好像是保罗在去大马士革的路上听到了上帝的启示一般。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西班牙内战中,他经历了残酷的内部斗争与清洗,奥威尔及朋友或被追捕或被投进牢房或被清洗掉,他本人不仅中弹受伤而且还要带着新婚妻子躲避对他的追捕。实际上,奥威尔在这里提前经历了一场即将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当时的西方国家政府都对西班牙内战采取了观望立场,德国法西斯则仅在军事上支持了弗朗哥,而当时的苏联,则公开支持共和国一方。任何个人选择的余地都不容存在。尤其可怕是他们疯狂开展的从肉体消灭政敌的做法,令人感到恐怖几乎随时可以到来,怀疑可以立刻转变成定论,秘密关押,拷打,绑架,未加审判的枪决,苏联境内的大清洗在西班牙被重演。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奥威尔在《我为何写作》一文中说:“1936年以来,我所写的每一行严肃作品,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反对极权主义,支持我所理解的民主社会主义。在我们所在的这个时代,那种以为可以回避写这些题材的意见,在我看来是无稽之谈。每个人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写它们,只不过是个简单的选择何种立场和用什么方式写的问题。一个人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政治倾向,就越可能达到既政治性地行事,又不牺牲他在美学和思想上的诚实。”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毫无疑问,西班牙留给奥威尔的创伤,远比那个那个打中他咽喉的子弹带来的伤口大,他对一位好友说看到事情的发展太让人伤心了,据说总共死了一百万,可是,显然他们的死毫无意义。法国著名作家加缪说:“在西班牙,人们认识到一个人可以是正义的,但仍会被打败,学到了武力能消灭精神,另外有时勇气并不能以带来勇气作为补偿。无疑正是这点,说明了全世界为何有那么多人认为西班牙之剧是场个人意义上的悲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是,奥威尔却从这场个人悲剧中思考人类在制度下的悲剧情景,他由此仿佛觉得自己有一种使命,就是要思考和揭示没有被监督的权利将会给人们带来的是什么?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1984》里,世界分裂为三个超级大国——伊斯特国,欧罗巴国和大洋国。大洋国首都是伦敦。英语则被官方改造为一种叫做“新语言”的东西,“新语言”的特点在于,不仅尽可能的降低单词量,而且将每个单词其内涵简单固化,这样做的目的是,最终将没有任何人可以思考官方颁布文件以外的任何东西。例如“新语言”对“自由”的定义是:“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承认这一点,其他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小说的主人公温斯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偷偷地记日记,思考思想自由与未来,他成了大洋国唯一在思考的人。这部小说最初的名字就叫《最后一个欧洲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奥威尔并不是要写一部简单的预言小说或是一本哗众取宠的讽刺小说,他不需要去那些国家体验生活,因为作为一名先知,他在自己过往经历中获得了启示,他是在关于法西斯状态的终结时空里思考并写作,他是在提醒人们注意:自由是人类最后的希望,如果自由遭到侵犯,哪怕是以何等善良的借口,都是极其危险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西蒙·黎斯在《奥威尔论》中指出“由于他的勇气、专一和清晰的眼光,能够看到法西斯主义对人类的没有先例的威胁,并加以分析和谴责。”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tujian.org
《1984》中文译本拾遗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地最早公开出版的译本是董乐山译的,1987年首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个译本的缘起还有一段小故事,1960年社科院虚中回到北京,偶然间在图书馆发现了英文版的《1984》,他就和董乐山分享了这部名著。不久,社科院组织翻译一批内部参考资料的“黄皮书”“灰皮书”供批判使用,负责此事的虚中就安排董乐山翻译《1984》,1979年译文刊登在外文局的《编译参考》增刊的《国外作品选译》上。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98年,辽宁教育出版社的“新世纪万有文库”收入董乐山译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2年1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藤棋与金腾翻译的《1984》单行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2年5月,译林出版社出版了孙仲旭的译本。内有两部小说合集《一九八四》、《上来透口气》。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一九八四》,内有董乐山的《1984》和傅惟慈翻译的《动物农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台湾,有一个林淑华的译本,2001年由台湾小知堂出版社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天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师日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期人物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奥威尔 tujian.org
纪念《一九八四》发表60周年(1949—2009)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奥威尔小传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奥威尔(Orwell George,1903-1950,原名埃里克·阿瑟·布莱尔)。出生在印度孟加拉,父亲是英帝国在印度负责鸦片种植的文职官员,母亲为法国血统。他于1917年进入著名的伊顿公学学习,在这里他就表现出了一种于这个社会体制格格不入的行为。1922年毕业后他没有升入到名牌大学而是到了名声不佳的印度皇家警察驻缅甸部队任职。1927年他离开缅甸回到英国休假,并于次年1月1日辞职,立志成为一名作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首先开始了一段自我放逐的流浪生活。他不仅与英国街头的流浪汉一起流浪,住贫民窟,并且在各种环境下打工。在巴黎,他有一年多的时间干的是洗盘工,他对底层社会有了充分的认识,当然他也因此切身体验了什么是贫困生活,这段经历使他写出了著名《巴黎伦敦落魄记》(1933)。这被认为是他的代表性作品,这本书发表时他署名乔治·奥威尔(他的传记作者认为此姓源于东英吉利亚美丽的奥威尔河)。1937年,他接受一家左翼出版社委托,深入到英格兰北部工业区维冈码头一代,了解大萧条背景下工人阶层的生活情况,由此写出了《通向威冈码头之路》,这段经历使得他有了政治上的顿悟,同时也表明了自己有关社会主义的观点。 tujian.org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新婚的奥威尔携妻子来到西班牙,经历了一番曲折,他们参加了P.O.U.M.的民兵,在一次战斗中被狙击手打穿喉咙,但保住了性命,于1937年5月逃离西班牙。次年写了《向加泰罗尼亚致敬》。二战爆发后,曾先后在英国广播公司印度部和工党左翼《论坛报》工作,成为多产的新闻记者与文艺评论作家。1944年写成政治寓言小说《动物庄园》(又译《动物农场》,《动物农庄》),1949年出版《一九八四》,在大西洋两岸引起巨大反响。1950年1月他因肺病死于伦敦一家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