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题:各地医院都应查一查还有多少害人的刀 新华社记者 赵鹏、代群 “宿州眼球事件”发生后,安徽省卫生厅在全省集中开展以整治医疗机构出租、外包科室以及各种营利性合作项目为重点的专项治理和督查活动。用安徽省卫生厅负责人的话说,要彻底查一查还有多少把让九名患者眼球被无辜摘除那样害人的刀。 安徽省卫生部门认真解决问题的做法值得肯定。但与“宿州眼球事件”责任有关的另一地方的态度有些奇怪,不是去抓紧查处自己那里的问题,而是忙着给媒体打“不予报道”的预防针,好像用这种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战术”,就能让问题自行消失似的。 “宿州眼球事件”是一件绝无仅有的孤立的事吗?类似医商违规合作牟取不法利益的事,类似唯利是图、置患者安危于不顾的做法,在别的地方就没有吗?不是。从一些地方相继爆出的动辄百万元计的“天价医药费”事件来看,从一些地方接连出现的触目惊心的医疗事故来看,从群众对种种医疗腐败的强烈不满来看,医疗界“利”字当头驱使下的种种有违医德、有违医疗规范甚至违法的做法,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在相当程度上侵蚀了医疗界的健康肌体,玷污了“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存在的问题,装聋作哑、遮遮掩掩不可取;非要到酿成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伤害,才做“马后炮”式的处理,更不可取。 “宿州眼球事件”对全国各地的医疗卫生系统敲响了警钟。各地都应彻底查一查自己那里有没有明里暗里医商违法合作的事,有没有对患者“狮子大开口”过度治疗、滥开药、乱收费的事,有没有对患者冷漠相向、认钱不认人的事,有没有卫生监管部门对医院种种违规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纵容支持的事。更重要的是,医疗界要举一反三,由表及里,深刻反思造成“宿州眼球事件”的管理制度上的原因,深刻检讨纠正一些医院绩效考核“利”字当头的偏颇,认真清理一些医院拜金主义盛行的歪风邪气,还“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高尚本色,还公立医院社会公益事业的清白。(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