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谭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4月29日联合印发《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与发展规划》。该规划项目总投资133.2亿元,其中中央安排投资45.3亿元,地方安排投资87.9亿元。力争到2011年,基本形成以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龙头、地市级以上中医医院为骨干的中医药事业发展新局面。
《规划》指出,从整体上看,地市级以上中医医院建设与发展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在446所地市级以上中医医院中,75%存在业务用房缺口,业务用房缺口面积达237万平方米;现有业务用房面积1/3需要改造;危房面积为8.4万平方米;50%以上缺乏基本医疗设备。由于投入不足等原因,33.6%的地市级以上中医医院经费不足,收不抵支,发展困难。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次规划的建设项目分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地市级以上中医医院两大部分。计划对16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通过加强科研条件和临床基础设施、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专病)、临床研究队伍以及创新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建成符合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要求、中医药特色优势明显的继承和自主创新的平台,每个基地至少建好3个中医重点学科和6个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在政府举办的地市级以上中医医院中,中央重点支持320所规模适当、中医药特色优势明显、中医药技术人才队伍结构合理、确有业务用房缺口和缺乏医疗仪器设备的中医医院。按照分类指导和填平补齐、改扩建为主的原则,对医院的业务用房进行改扩建并配置必需的医疗设备,改善医疗服务条件。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规划》提出,到2011年,地市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置10个以上中医临床科室的预计由2005年的12%上升到65%。中医医院年诊疗人次预计由2005年的2.34亿人次上升到3.40亿人次。规划建设中医医院的门急诊和住院费用的增长速度得到明显控制。门急诊人均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由2005年的7.5%控制到5%以下,住院人均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由2005年的8.1%控制到6%以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