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郑灵巧)针对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灾区婴幼儿营养不良的突出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与当地有关部门紧密协作,在重灾区北川县和理县展开了婴幼儿营养干预。新近完成的干预中期评估显示,两个灾区县的婴幼儿营养状况明显好转。
据干预项目负责人、中国CDC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霍军生介绍,6月~24月龄是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也是婴幼儿患营养不良的高发期。该所在2008年灾区一线公共卫生救援中,即同时展开灾区婴幼儿营养状况调查,其后又组织了3支考察队分赴四川、甘肃灾区调查。结果表明,灾区婴幼儿营养不良十分严重。为此,该所从2008年9月开始,联合四川省CDC、北川县和理县卫生局妇幼所、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等,以上述两县为干预现场、6月~24月龄婴幼儿为干预对象,宣传营养知识,并免费提供该所专门针对6月~24月龄婴幼儿营养不良问题研制的“营养包”。“营养包”含多种微量营养素和优质蛋白,在孩子吃的粥、面条、糊糊中每天加入一小包。两个灾区县实施婴幼儿营养干预3个月后,不同月龄婴幼儿营养不良率、贫血患病率均显著下降。
监测数据显示,经过3个月的营养干预,北川县、理县10月~27月龄婴幼儿低体重率分别为0~9.4%和5%~16.7%,生长迟缓率分别为11.9%~21.9%和20%~25%,消瘦率分别为0~7.1%和0~2.3%;未实施干预的茂县同月龄婴幼儿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消瘦率分别达14.3%~23.1%、19%~42.3%和0~4.8%。9月~26月龄婴幼儿中度、轻度贫血患病率,北川县为1.9%和27.9%,理县为5.2%和23.5%;未实施干预的茂县同月龄婴幼儿为6.5%和32.5%。干预与不干预婴幼儿营养状况差异显著。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