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获突破——日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解放军302医院肝病免疫治疗中心主任王福生教授领衔的课题组,首次揭示了“PD-1”这一关键性免疫分子的预警作用及其所形成的保护性调节机制,并提示其可作为急性乙型肝炎或急性肝衰竭临床预后的重要指标。国际权威学术刊物《胃肠病学》和《免疫学杂志》近日分别报道了这一成果。
长期以来,急性肝衰竭的发生发展与患者体内免疫细胞及关键性免疫分子有何联系,一直是该领域的前沿性课题。课题组采用五聚体染色、信号途径阻断等现代免疫学技术对各类乙肝病人开展研究,基本探明了“PD-1”在乙肝病毒感染中的免疫调节机制。
研究发现,急性自愈性乙肝病人体内T淋巴细胞表达“PD-1”的动态变化水平与转氨酶的水平变化“形影不离”,而在病人急性肝衰竭时它却“姗姗来迟”,揭示出了这一关键性分子的“刹车”效果——高表达特异性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能减轻肝脏损伤;低表达则会失去对反应的控制,易导致急性肝衰竭发生。
国际权威专家阿赫迈德教授在评论这一发现时说,这一开创性研究成果最终为临床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也为创新有效疗法奠定了坚实基础。(黄显斌何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