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历鸟巢“踩踏事件”应急救援演练 |
2009-05-20 |
|
□本报记者孔令敏□
奥运会开幕式结束,兴奋的观众开始退场。突然,鸟巢外立面一座大楼梯上,由于人多拥挤,发生“踩踏事件”,有200多位观众摔倒在地,人群一片慌乱。
场馆医疗指挥部接到急救车组的呼叫后,立即指挥各医疗点人员奔赴现场救援。
7月22日,由北京市卫生局、国家体育场管理团队共同组织的踩踏群体伤亡事件应急演练正在上演!这是计划中奥运会开幕前鸟巢医疗保障体系的最后一次综合演练。
作为扮演伤员的志愿者,记者得以全程体验。
现场黑红黄绿四区分诊伤员
演练前,工作人员要求扮演黑色(死亡)和红色(危重)级别的伤员尽量躺在低处的台阶上。因为群伤性踩踏事件中,处于最低位的伤员最容易遭到踩踏,一般伤情最重。
记者站在位于六层楼梯的中部台阶望去,狭长的通道上黑压压地站满了人。
演练开始!随着工作人员一声令下,所有伤员迅速进入角色。现场的医务人员马上为最低位台阶上的伤员诊断伤情。被判断已经死亡或者重伤的伤员被马上抬离现场。陆续赶来的医生跑上台阶,逐级检查伤员的伤势,并为每一位检查过的伤员挂上红、黄、绿、黑四种不同颜色的检伤牌。位于记者下一个台阶的伤员被挂上了红色标签,被马上抬离现场。同时,站在楼梯口的医务人员用大喇叭通知绿色级别伤员自行快速撤离现场。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位满头是汗的医生跑到记者面前:“哪里不舒服?能走吗?”并按伤情发给记者一张黄色标牌。记者注意到,身边绝大部分挂红色标牌的伤员被转走。一位女医生跑来,迅速用纱布为记者包扎了手臂,然后扶着记者走进黑红黄绿四色治疗区。此时,治疗区里已经接收了大量对应的伤员。
在黄色治疗区内,医生程石为记者检查伤口,一位护士快速询问并记录下了记者的名字和年龄,另一位护士马上开始测量血压。一位工作人员迅速地在记者的衣服上贴上了数字“5”,表示记者是黄色区域接治的第5名伤员。程石叮嘱记者:“受伤的手别乱动,否则会留下神经性损害。”他快速用纱布和夹板为记者固定了伤臂。
这时,记者左边的一位伤员的胸部已经被包扎完毕。由于伤情较重,他被扶上轮椅转到了红色区域。看到记者站了起来,一位医生说:“您病情已经稳定,还能够站起,可以转入绿色区域。”虽然明明知道是演练,但看到医生这么尽心尽力,记者的心里涌上了一阵暖意。
记者了解到,经过快速检伤分类,“事故”现场共有伤员200名,其中死亡9人、危重伤员24人、重伤员56人、轻伤员111人。因伤亡人数超过场馆内医务人员的救治能力,医疗经理报告场馆主任,请求城市救援力量支援,并调请客运大巴协助转运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参加演练共有13个医疗队、34辆急救车、415名医疗人员。
体验实战情况更为复杂
演练一开始,来自医学院的志愿者们就开始私下讨论。
针对医务人员赶到现场后首先检查伤情的做法,一位志愿者认为,如果真的发生踩踏事件,位于上层的观众可能会不断向下涌。他建议最先到达现场的医护人员应该首先借用喇叭安抚群众,告诉大家不要恐慌,不要移动,尽量让出通道,以便医务人员通行。他的看法马上得到了周围人们的认同。
参与演练的医务人员提出,在踩踏等大规模群死群伤事件发生时,安保和医疗两部门的合作至关重要。安保人员必须首先控制住混乱局面,设置隔离区以供医疗救援,并阻止其他人员涌入医疗区。在这种情况下,医务人员才有可能开展救援。
观看完演练后,卫生部部长陈竺说,踩踏、核、生化、爆炸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治,在实战中会遇到更加复杂的情况。这次演练显示出鸟巢开幕式医疗团队指挥有力、配合默契、训练有素、装备先进、现场处置得当、与院内急救衔接顺畅。希望参与演练的相关单位认真总结演练经验,进一步提高突发事件医学应急保障能力,确保奥运场馆内医疗保障工作万无一失。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