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郑灵巧□ 极端天气与春运高峰叠加,大量旅客连日滞留。由此给公众带来的健康风险有多大?卫生应急又该采取怎样的行动?就此话题,本报记者昨日专访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疾病控制与应急处理办公室主任冯子健。
人群滞留增加疾病传播危险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各种自然灾害会破坏人的生活空间,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天气寒冷和阴雨连绵是引发传染病流行的自然因素,人口密集和大流动是引发传染病流行的社会因素。
冯子健称,当前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旅客个人最直接的影响是寒冷。寒冷会使人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原体容易侵入。寒冷天气阳光稀少,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分泌减少,易导致身体倦怠、情绪低沉。大量人群聚集的嘈杂环境,还可能导致一些旅客产生紧张情绪,甚至精神紊乱。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在降雪降温天气里更需要卫生防病保护。
冯子健特别强调,冬季容易发生的传染病有两大组。一组是流感、流脑等呼吸道传染病,一组是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致病原引起的感染性腹泻。人口流动、低温、居住生活环境拥挤、生活卫生设施不足、精神焦虑等,都是这些传染病发病和传播的危险因素。随着人群滞留时间持续,这两大组传染病发生的危险性无疑都在增大。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灾害区域聚集病例未异常增加
随着2004年全国疫情直报网络的建立,我国已经成功地实现了对传染病暴发的早期发现和预警。运用这一系统,工作人员随时在对传染病聚集性病例进行监视。冯子健告诉记者,截至目前,疫情监测尚未发现灾害区域聚集病例异常增加迹象。此次雨雪冰冻极端天气对于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流行会不会有影响,会有怎样的影响,国家及地方疾控机构正在严密监视。
冯子健说,疾控机构要加强对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和人群聚集场所的卫生指导,加强对滞留旅客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和疾病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类疫情;医疗卫生机构要为滞留旅客提供方便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交通、铁路等部门应想方设法为滞留旅客提供良好的卫生设施,尽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和流通。同时,生活上的保证也是舒缓滞留旅客紧张情绪、预防精神焦虑的重要一环。
冯子健提示,当前易发的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都与人们的卫生习惯密切相关。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了污染物品的手传播,肠道传染病主要经口传入。注意个人卫生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冯子健特别提醒,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切忌乱吃药,也切勿因忽视而延误诊断和治疗。 tujian.org
冰雪灾害是救灾防病新课题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干旱、沙尘暴、大雾、雷电、暴风雪、冰雹等。今年这样大面积而持续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非常罕见。
冯子健坦言,对于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突发的卫生防病应对尚没有经验。多年来,我国制订实施了《全国救灾防病预案》及相关的技术规范,也具体制订实施了针对洪涝灾害、干旱灾害、台风灾害、高温中暑灾害等的卫生应急预案,现有的救灾防病预案中尚未涉及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冯子健说,针对近年全球极端天气频发以及极端天气事件对我国产生的多重影响,中国CDC已酝酿开展气候与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以探究气候变化对疾病发生与传播的影响,评估其中的健康风险和应对策略。
冯子健透露,最近几天,中国CDC正在分析评估此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可能造成的健康风险,特别是传染性疾病发生与传播的风险,以完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