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施嘉奇朱燕亮
上海医疗系统一次重要的“人才革命”有望在今年年内到来:上海的9家三级甲等医院将不再只为自己培训医生,而将担负起为社会培训优质医生的责任,以期解决困扰医学界多年的医生素质参差不齐的尴尬。尤其是社区全科医生的培养,将归于统一的培训体系。经初步估算,首批接受培训的住院医师将有2000人左右。
卫生部部长陈竺把它比喻为“走出人才困境的牵牛鼻之举”,他认为,更多医学毕业生在大医院经过正规培训后下到基层工作,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
核心“软件”差别很大
眼下,上海市卫生主管部门正加紧与各相关部门沟通和协调,为住院医师培养制度的推行建立经济和观念转变的基础。“上海大大小小的医院都造得很漂亮,可人才这个核心‘软件’仍差别很大。”
社区基层医院并不是上海人看病的首选,医学界专家也不例外,他们给家人的建议通常也是:“去大医院看一看吧!”不同级别医院的医生的水平差异,导致“首诊在社区”的政策导向始终难以得到市民真正认可,大家充其量“开药首选在社区”。
“真的是迫在眉睫了!”市卫生局科教处处长唐仲进说,“没有合格的人才,什么都是空中楼阁。”让主管部门高兴的是,上海所有医院的院长们都支持这次“人才革命”。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复旦大学附属和交通大学附属的9所教学医院的119个培训基地,已通过了卫生部的评审。
分散培养“制造”差距
住院医生的培养制度原先并非空白,但“各人自扫门前雪”。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都各自培养自己的医生,社区医院的人才培养系统近几年才逐步建立。
业内人士指出,医学院毕业生出校门时差距不大,可进入不同级别的医院工作之后,能力、素质的差异就日益显现。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基础打得好不好”。
住院医生培养,就是“打基础”。在3年的培养期内,小医生们必须在医院的各个科室轮转,既要学内科疾病,学外科手术,也要学会读放射科的片子;要在门诊跟着主管医生学看病,也要去急诊经历惊心动魄的抢救过程。
“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医生的周期非常长,只有看得越多,经历得越丰富,基础才会越扎实。”唐仲进说。在三级医院看到的病例多、病情复杂,培养出的住院医生能力自然较强。
制度瓶颈亟待突破
公立医院在过去10多年间过分强调市场,以至于人才培养大大弱化。无论哪个级别的医院,住院医生进入科室之后,就迅速成为“劳动力”。科主任们总以“缺人手”等理由,将正在其他科室轮转的住院医生召回。 tujian.org
规划中的住院医师培养制度,就是要强化医生培养的“公益性”―――在小医生们接受培养的3年里,既不是科室人,也不是医院人,而是社会人,他们在任何一家医疗机构内都没有编制。3年培训结束,经过考核,他们才可确定未来的职业走向。拿到住院医生规范化培养的合格证,他们才能与本市的各级医疗机构“双向选择”。
新制度推进,难免遭遇阵痛。目前需要应对的,首先是人事制度。在接受培养的3年期间,这些住院医生的权利如何保障,还有待与相关部门协商解决。其次是薪金。上海预想为培养中的住院医生支付每月3000―4000元,但这笔经费该由谁来出?根据估算,培养期内每年的总费用将达到5.6亿元。“太庞大了!”令人欣慰的是,住院医师培养制度得到了各大医院的支持,院长们愿意承担一半费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