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华
合同制护士,是伴随着医改进程在医疗机构护理队伍中出现的新群体。在实行聘任制成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向的大背景下,这个群体在医疗机构中的规模越来越大,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在许多医疗机构,合同制护士和在编护士不仅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而且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格、专业等诸多方面的不平等。
因护士“身份”的不同导致的待遇不平等,将极大地影响护理队伍的稳定性。护士的成长具有实践性、晚熟性和群体性等特点。有人曾经指出,能通过临床护理工作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护理技术水平以及科研意识与能力,从而成为护理骨干的护理人员,至少需要10多年护理岗位的历练。从目前情况来看,一方面是在编护士的逐步老化,另一方面是作为新生力量的合同制护士因其待遇与在编护士不平等等原因而频繁跳槽甚至改行,这样就加剧了护理队伍青黄不接的状况,使得护理队伍不能满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矛盾愈加突出。
作为医疗工作的两个轮子之一,护理工作在提升医疗质量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人们常用“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句话来形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如果说这话说得有些绝对,那么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则是不争的事实。在目前各医疗机构,护士大都占医务人员总数>30%。不仅工作范围广,护士的工作更是渗透、贯穿于诊疗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因此,护士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为医院管理者来说,任何轻视护理工作和护理人员队伍建设的行为,都将不可避免地付出高昂的代价。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角度来看,护理人员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态度,对改善医患关系起着其他人员所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道理非常简单——在医疗机构的日常业务工作中,相对于其他医务人员来说,与患者接触时间和次数最多的是护士、接触面积最大和范围最广的也是护士。在患者的心目中,护士的形象是与医疗机构的总体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情还不止如此,由于站在直接面对患者的临床第一线位置,因而就不可避免地承受着来自患者对医院的所有压力。无论是治疗工作出现瑕疵、管理工作出现疏漏甚至后勤支撑系统不到位导致的问题,许多患者将无一例外的将气散到护士的头上,面对这一切,她们只能概括承受。而能否将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之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包括合同制护士在内的护士们的洞察力和沟通能力。
不可否认,编制内外人员待遇不平等现象不仅在医疗机构中存在,且这一现象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既有计划经济时期固定工制度的遗留问题,也有现行工资法律法规对同工同酬原则规定不具体、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另外,这一现象也是整个护理行业一个时期以来所积累的深层矛盾和弊端的表面化。
但更不可否认的是,除上述原因之外,一个最重要且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某些用人单位为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经济收益而忽视了合同制护士的合法权益。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合同制护士和在编护士待遇不平等,最直接的受害者是这些合同制护士自身;同时她们为之服务的患者也难免遭受池鱼之殃—因为患者是护理质量下降后果的直接承受者;更不能不令人忧虑的是,如果这种听任状况大面积存在,最后势必会发展成为一个制约我们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瓶颈性问题之一。而那些因考虑经济收益而漠视合同制护士合法权益的医疗机构最终会因小失大!这,也许是那些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医院管理者所始料未及的吧?
■国际护士节
每年的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为了纪念英国护理学先驱、护士职业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对护理工作做出的卓越贡献,国际护士理事会于1912年把南丁格尔的诞辰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