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医药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医学大势之分
2009-05-20


阿强

  《三国演义》开篇便有一句判词: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历史也在不断应验着合分之势。但就医学发展来说,至少到目前,历史上还不曾有过如此反复的合分之事,医学是在学科不断细分中发展进步的。认知或科学的突破成为每一次学科细分的关节点。

  最早的医学分科从文献记载中能找到些许碎片。公元前3300年,印度河流域就已经有了医学和牙医知识的记载,可能那时候牙病比较普遍,所以单独分离出来。内科和外科至少是分的。另外由于毒蛇多,印度还有专门治蛇咬的医生。而在埃及,考古发现了古代用纸草文写成的医书,其中有写于公元前2000~1800年的妇科书籍、写于公元前1700年的外科书籍。在中国古代,公元6世纪,隋朝创立了“太医署”,署内分医、药两部,从文字记载来看,至少这时的医学教育已经医、药分家了。可见,古代医学分科是基于实际生活中的需要,并没有一定的规律和逻辑。

  发展到现代医学情况就完全变了。西方现代医学形成的一个起点标志就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体解剖学的建立。从那时起,现代医学的理论体系在经过不断的变革和突破后发展到现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标志性的发展。

  17世纪,体温计、脉搏计、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实验、量度观念的普及,使生命科学诞生,生理学科建立。其标志是哈维于1628年发表了著作《心脏运动论》,发现了血液循环。解剖学和生理学成为17世纪的显学,直接涉及解决病人痛苦的临床医学却进步不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到了18世纪,医学家已经解剖了无数尸体,对人体的正常构造也有了清晰的认识。意大利病理解剖学家莫尔加尼在1761年发表了《论疾病的位置和原因》一书,他把疾病看做是局部损伤,而且认为每一种疾病都有它在某个器官内的相应病变部位。在他以后做医师时才开始用“病灶”解释症状。这种思想对以后的整个医学领域影响甚大,病理解剖学得以建立。18世纪一个最重要的转变就是对临床医学教学开始重视并兴盛起来,推动了临床医学的发展。另外,詹纳(1749~1823)发明牛痘接种法之后,预防医学亦开始发展。18世纪末,工业革命兴起,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工人,对产业工人健康和卫生的关注促使公共卫生和社会医学学科建立和发展。

  19世纪,自然科学和技术进步很大,医学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展,分支学科越来越多。19世纪中叶,由于发酵工业的需要,以及物理学、化学的进步和显微镜的改进,细菌学诞生了。进而,细胞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实验药理学、实验生理学、诊断学相继创立。19世纪中叶,解剖学的发展和麻醉法、防腐法及无菌法的发明应用,对外科学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使得体腔外科普遍发达,许多临床专业(如妇科、泌尿科、眼科等)除进行内科处置外,外科方法也获得重要地位。 tujian.org

  20世纪医学的特点是:在研究层次上,向微观和宏观发展,分子医学和系统医学并进。在学科体系上,学科分立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并进。无论向宏观还是微观方向发展,其结果都是医学学科越分越细。

  除了学科本身不断细分,在今天,很多新的科技手段被不断加入到医学中并产生了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成像、纳米医学等分支。


tujian.org

     相关链接
    ·解放军疾控所获国家实验室资质
    ·加拿大研究发现:“察言观色”东西方人有差
    ·英国一麻醉师“摆乌龙”病人被弄成“活死人
    ·调查:75%大学生介意伴侣曾与他人有婚前性
    ·持北京绿卡可上生育险 无绿卡者费用由单位
    ·北京“吹牛”药品广告下降5% 将加大检查力
    ·上海07年常住人口1858万人 08年有9项计生任
    ·贵州正安扑灭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疫区封锁
    ·“全国爱肝日”:专家提醒乱服减肥药易患肝
    ·中国儿童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时存在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