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顾泳
2009-03-13
日前,笔者走访申城大医院,发现挂号收费的服务窗口旁多了一个“满意度测评器”。院方初衷显然是想由此提升窗口服务质量,然而实际操作下来,测评器的反馈率并不高。原来患者大多是老年人,按测评钮须先掏出老花镜研究一番,不免麻烦;服务人员挂号收费忙得不可开交,也常忽略测评环节。渐渐地,测评器成了一种摆设。
笔者以为,满意度测评器的出现,本身是件好事。曾有一度,“医老大”朝南坐的现象颇为普遍,医护人员态度强硬、服务缺位,常使病家就诊“吃”一肚子怨气。所幸,近年申城医院管理日趋成熟,各家医院纷纷提倡“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争相推出人性化服务措施,病人满意度也成了评价医疗服务的重要指标。例如,全市范围内的“医疗机构万人问卷大调查”,便成了“民选”好医院的途径。
不过,满意度测评一旦落入形式主义的俗套,也就失去了自身价值。如少数医院为住院病人设计的满意度问卷调查,与实际情况脱节。一名出院病人反映:住院期间,诸多护理工作都由护工承担,面对“您对床位护士的服务满意吗?”一栏,真不知如何作答。还有医院为快速求得满意度分数,竟直接把问卷发给医护人员填写,其测评结果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病人满意度测评真实客观与否,关系到医院是否接纳真实民意,让医疗服务上个台阶。为此,应对病人满意度测评建立统一标准,避免“自说自话”式的测评;此外,测评调查表的设计、调查方法等多处细节,也要科学研究,令测评结果更具参考意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