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林曙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现在医护人员积极性不高,这是任何医改方案都不能忽视的问题。他说,去年高考时,他们医学院在分数线以上都没能招够人,还要调配才能招满。而且,医务人员的后代也不愿意当医生,还有很多年轻护士转行去推销医疗设备和药品。(3月11日《广州日报》) 笔者儿子的一位中学同学就考上了一家医科大学,毕业后被外省一家医院聘用,人都去上班了。去年早些时候,他的父母拽他回来报考公务员,结果考上了!现在在工商部门当公务员。其实,据我所知,那个孩子还是蛮喜欢自已的专业的。
这个真实的故事仅仅是微观上的“个案”,而3月11日两则新闻却从宏观上作出了印证。一是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林曙光说“他们医学院在分数线以上都没能招够人,还要调配才能招满。而且,医务人员的后代也不愿意当医生,还有很多年轻护士转行去推销医疗设备和药品”;二是全国人大代表、中纪委原副书记刘锡荣说“现在为什么考公务员这么热?博士、硕士,学外语、学化学的,都在机关里做些收收发发的工作。600万大学生都去考公务员,都吃财政,不创造生产力,这意味着社会的倒退”。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医学专业冷”与“公务员热”。
年轻人想当公务员不一定是坏事,“为人民服务”嘛。不过,600多万大学生报考公务员,应该承认,其中有些人,正是冲着公务员的“旱涝保收”和高福利去的。如果一个民族的精英们的主流方向不是奔经济建设,不是奔科学技术,而是都挤着去当公务员,那么这样的“人才流向”绝对是不合理的。
反观之,林曙光他们那个医学院招生,分数线上没能招够,说明这个行业吸引力不够。本来,医生、护士被人们尊为“白衣天使”,应该说“人格尊严”和“经济地位”都是令人羡慕的。然而,现在的医护人员,除了工作时间长之外,关键是工作压力大。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医疗保健意识越来越强,这就给医生的医术、医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的投入不足,再加上“大检查大处方”,使得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由于医生离他们最近,患者及其家属往往将不满与怨气直接发泄到医生身上。“既累且苦更怕”──所以“医务人员的后代也不愿意当医生”也就见怪不怪了。
新医改方案近日内即将“一朝分娩”,但是,再好的医改方案,首先要有好医生帮人们看病才是。如果,我们的社会多数人争着、抢着去当公务员而不愿当医生,再好的医改方案也会落空。针对“医学专业冷”这一现实问题,不知新医改方案有没有开出切实有效的“药方”?(张皖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