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施嘉奇)昨天,各大媒体、网站上都报道了这么一条消息:英国政府下属的药物安全管理机构发现,有69种常用非处方类儿童感冒药和咳嗽药可能带来比较严重的副作用,甚至有媒体以“感冒药不治病反伤人”为标题。听到这一信息,新华医院儿科主任鲍一笑教授感到非常头痛。他头痛的原因并非“药品伤人”,而是公众对信息的片面解读。 鲍一笑说:“用了这么多年的感冒药,从来没有发现,也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他表示,英国这一机构的研究,是基于药物过量使用之后发生的情况,可是到底过多少量,却没有具体说明。“我们不该如此简单地给药品戴上‘伤人’的帽子。” 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前些年,美国食药监管局(FDA)曾经对一种哮喘药发表过药物告诫,称其可能会导致抑郁,从而诱发自杀倾向。这一信息在媒体上广为流传后,上海的儿科哮喘门诊顿时炸了锅,许多家长拿着媒体报道来反复咨询,并且抵制用药。而如今,FDA的最新研究又否定了此前的这一结论。 鲍一笑说:“美国人对药物警示的态度与中国人完全不同。”药物警示体系在欧美国家早已出现,公众已经习惯了这种警示,对其态度相对比较冷静。而在中国,药品警示的概念刚刚被引入,媒体常常当成一件重大的信息发布。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海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常务副主任杜文民也表达了相同的意见。以感冒药事件为例,其实此类信息此前早已公布过,相关药企也曾召回过药品。但是,这样的召回并不意味着问题重大,而是对说明书进行修改,增加关于副作用的内容,以提示公众合理用药。在上海的药品不良反应系统内,也未收到过此类报告。 对于儿童用药,尤其是对2岁以下儿童用药,历来都是一个需要警惕的事情。医生们早就呼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这并不是此次事件后出现的新问题。 儿科医生说,感冒药本来就不应该长期服用,一般在感冒初期服用2-3天即可,平时要多注意喝水、休息、通风。对于较小的孩子,尽量采取一些物理的方法,比如物理降温、冲洗鼻子等,来缓解症状。 鲍一笑说:“即便是安全用药的科普工作,也不应当采取一些易引发恐慌的方式。对于药品警示问题,一定要客观,不要片面解读,更不要泛化。”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