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强:卫生部的6年“脑细胞已经耗尽了” |
2009-05-20 |
|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2月11日下午,卫生部召开干部大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建华在会上宣读了中央关于卫生部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的决定:张茅同志任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同志不再担任卫生部党组书记职务,另有任用。
在正式发布任免消息之前,已经有媒体报道,高强在6日出席全国卫生系统会议时表示,他即将离开卫生部,“重操旧业”,从事经济管理方面的新工作。会上高强笑言自己在卫生部工作的这6年,“脑细胞已经耗尽了”。
“非典”时“临危受命”
从2003年“临危受命”开始,高强的卫生之路已整6年。由于公共卫生事件和医改讨论,这位经济学出身的财政体系官员,被推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
2003年4月“非典”爆发,58岁的高强临危受命就任卫生部党组书记、常务副部长。高强在11日的卫生部干部大会上回忆说:“我们一起战胜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加强公共卫生和应急处置机制的建设,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2003年4月20日,卫生部举行了一次“非常”的记者会。新上任的卫生部副部长高强坦率地承认,北京疫情已经很严重,非典有漏报问题。紧接着,当天下午,新华社发出消息:“中共中央宣布:撤销张文康卫生部党组书记职务,由高强接任。”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高强回忆“非典”时感慨良多。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2003年暴发的“非典”疫情的流行和蔓延曾经给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策,依靠科学、依靠法治、依靠群众和广大医务人员,在很短时间内战胜非典,创造了世界防疫史上的奇迹。这展示了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气和力量。这次“非典”疫情告诉我们,防治急性传染病是卫生医疗部门的一项紧迫而持久的工作,必须坚持不懈,一以贯之,不能时紧时松,麻痹懈怠。
推进医疗改革
2005年4月,高强从时任副总理的吴仪手中接过卫生部长一职。发端于2005年的“中国医改不成功”讨论,和其后的新医改方案制定,都与其密切相关。
2006年9月,国务院11部委组成医改协调小组,进行医改新方案的研究制订工作。卫生部部长高强受命担任这个万众瞩目的小组的双组长之一。在看病难、看病贵成为众矢之的时,医疗改革无疑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这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高强在一个会议讲话上曾说过,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多方面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出现我们不熟悉或预想不到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也可能遇到一些阻力和挑战,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应对挑战的根本办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医疗卫生人员以党和国家整体利益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同时,也要把有关政策、步骤和阶段性目标向群众讲明白,使群众既能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又能了解医药卫生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在卫生部工作的这几年中,建立了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加强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的建设,赢得了广大农民和社区居民的欢迎。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建华在卫生部干部大会上评价高强说,高强同志事业心强,责任感强,勤奋敬业、作风务实、严谨细致、坚持原则,待人坦诚宽厚,团结同志,严格要求自己,在干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
网友评价高强说,“高强是敢说实话、敢做实事的人,是人民满意的干部。”、“高强是干实事的人……”
(本报记者段树军整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