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杨杰松□
6月18日,北京市宣武区卫生局打破沉默,首度就本报反映位于该区的北京京城国中医门诊部存在利用医托骗取患者高额药费的连续追踪报道作出正面回应。该局新闻发言人(要求匿名)在和记者的简短电话交流中,着重阐述了打击医托的难度,而对广大读者和患者最关注的北京京城国中医门诊部的注册情况,没有透露更多信息,仅让记者到北京市卫生监督网上查询有关的公开内容。
“打击医托法律依据少,取证难”
这位新闻发言人说,医托主要滋生在火车站及大医院周围,被骗的患者投诉后取证很难,单凭卫生部门一家的力量难以办理,即使是公安部门也很犯难。首先是不好找;其次就算找到了,而医托和医疗机构双方都不承认,没法取证;更何况有关卫生的法律法规对医托都没有明确的规定,管理部门办案、打击医托的法律依据也比较少,谈不上定罪量刑。
她说,6月16日,宣武区卫生局联合该区的药监、工商、城管、发改委等7个部门对北京京城国中医门诊部实行了联合大检查,但由于最近患者投诉多、主管部门监管密度大、该门诊部采取了隐蔽和防范措施,目前还没能发现他们雇佣医托的事实依据。
“无权增加许可门槛”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从北京市卫生监督网上公布的信息了解到,2008年北京市雇佣医托的6家医疗机构中,北京京城国中医门诊部以38件次的投诉量高居排名榜第二。而该门诊部的负责人景院长和去年因为雇佣医托被北京市东城区重罚20万元,并被吊销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北京慈安中医门诊部的景院长是同一人。遭到这样处罚的景院长何以能够于短时间内在宣武区重起炉灶?
这位新闻发言人说,有可能景院长当时在慈安中医门诊部不是法人代表,对处罚不负责任。而目前的卫生法律法规不是很健全,景院长受到处罚后再次开设门诊部,因为没有明确禁止条件,主管部门无权增加许可门槛。
“杨玉英已经被他们开除”
记者按照这位新闻发言人的提示,到北京市卫生监督网上查询有关北京京城国中医门诊部注册情况的公开内容。其中只有注册时间、医疗机构地址和执业范围,而没有注册资金、法人代表、医师资格等内容。
记者在北京京城国中医门诊部专家介绍的网页上看到,该门诊部介绍的第一位专家名叫李汉友,称他是“中医世家、副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在京城国中医门诊部的出诊时间是周一、周三全天。记者在卫生部执业医师注册查询系统输入“李汉友”,结果显示其执业地点是“李汉友中医诊所”,并非京城国中医门诊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位新闻发言人说自己不了解这个情况,她会和该门诊部继续核实。她证实,北京京城国中医门诊部因为患者投诉太多而将本报质疑过其执业医师资格的杨玉英开除了。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