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时怎么考虑的?没怎么考虑,孩子那么大了,得赶紧让她妈病好了……”昨天下午,(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泌尿外科病房,39岁的吕晓燕在收拾东西,尽管戴着口罩,记者看得出笑容写在脸上。要不是一个月前丈夫捐献出了一个肾脏,恐怕她现在还在等待遥遥无期的肾源……
妻子患上“感冒”?
尿毒症!
吕晓燕今年39岁,比丈夫李军波小一岁,两人来自烟台莱州,务农。吕晓燕告诉记者,今年正月里,她患上了“感冒”,老是不好,后来感觉浑身没劲,关节疼得厉害、尤其是脚后跟,疼得不敢走路,她的皮肤也发黄了,后来根本不能下床走路。在当地医院,她被确诊为尿毒症,而根治该病的惟一方法是肾移植。
3月22日,夫妻二人来到省千佛山医院,决定先等肾源。等了四五天,泌尿外科门同义主任同李军波谈了一次话,正是这次谈话,让李军波去做了配型检验。“门主任说,等肾源的实在太多了,恐怕得1-2年……她是O型血,我是什么血型原先不知道,很偶然,我去查了查,也是O型。没想到就成功了!”
接不接受丈夫的肾?
矛盾中接受了
李军波把这个消息告诉妻子时,吕晓燕喜忧参半,情绪复杂。“我高兴配上了,可是也矛盾得厉害:我已经身体不好了,不想把他身体也弄不好……”一开始她坚决拒绝丈夫的肾脏。“后来他跟我说,一个肾也可以,没有多大的影响,才多少有点说动了我。”但是她的心里还是矛盾:他为我挨一刀不值当的。
吕晓燕告诉记者,她和丈夫虽说经人介绍结婚,但婚后感情很好,从没红过脸。“有点好吃的,他总是让给我和孩子,对我们很上心……”正当吕晓燕在为是否接受丈夫肾脏矛盾的时候,19岁的女儿发话了:要是父亲不行,我就捐!但孩子的肾脏肯定不能要。
手术是否紧张?
“当时真的很害怕”
当李军波将自己要给妻子捐肾脏的消息告诉给他的父亲时,父亲一开始并不同意。“父亲一开始反对,这个我理解,叫咱也不会一下就同意。反正我就做工作,父亲最后说,我就是愿意,他也没办法。”
4月14日,李军波把自己的一颗肾移植给了妻子。说起进手术室是否紧张,这个农家汉子笑了笑,“当时真的很害怕,也很紧张。”11天后,他出院了,没有离开,继续照顾妻子。昨天,妻子照相时要握着李军波的手,这位皮肤黝黑、身材精瘦的农家汉子,有些不好意思,“不用握手,不用……”妻子吕晓燕,却紧紧抓住了他的手:“这是一辈子的感恩和依靠。”
亲体肾移植中
丈夫为妻子捐献很少见
“受观念的影响,亲属间的活体供肾,大都父母给子女献肾,妻子献给丈夫的也不少,丈夫捐献给妻子的却很少见。”门同义昨天告诉记者。据悉,尿毒症的发病大约为万分之一,且其中80%为青壮年。10年来门同义做了860多例肾移植手术,李军波为妻子献肾,却是10年来他经手的第二例。至今,他仍记得第一例丈夫给妻子献肾,来自济宁。
门同义介绍,最近几年来,随着污染的加重、饮食的不安全等,查出患有尿毒症、并需要做移植手术的患者越来越多。但是供体瓶颈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在这种情况下,鼓励亲属肾移植成为切实可行的措施。去年该院亲体肾移植占到所有肾移植手术的一半左右,今年至目前手术30多例,亲体移植占一半。(记者 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