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涛 “以前我们早就想打个深水井,解决群众吃水难的问题,因为群众居住太分散啦,水管铺设太长,费用高,管理也不方便,一直没实现,现在全村群众集中居住,配套资金大大减少了,我们不但敢想,而且敢干了。 ”河南省沁阳市袁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秦东红近日对笔者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去年以来,在沁阳市国土资源局的指导下,袁屯村将全村宅基地收归集体,统一规划,集中开发,合理置换,有效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探索出了一条城乡接合部新农村建设的路子。 tujian.org 秦东红介绍说:“随着群众集中入住建成后的新村,管理起来更加便捷,公益事业投入成本减少,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休闲娱乐广场、垃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转站等基础设施都将分批建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秦东红还说,袁屯村宅基地收归集体后,通过合并整理,共整理出土地258亩,用于新村建设100亩,土地出让100亩,节约土地58亩;土地收归集体后,该村依托区位优势,把土地分为两类,一类用于发展高效农业,另一类建设标准化厂房进行出租,将土地收益用于分红,保障农民利益。袁屯村一位村民说:“只要我们守住了土地,就等于有了摇钱树,我们会让土地这棵摇钱树越长越旺盛。” tujian.org 笔者了解到,袁屯村位于沁阳市南郊,地处城乡接合部,由袁屯、藕庵、小李庄3个自然村(小组)组成,全村152户、664人。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该村宅基地管理混乱,群众住宅总面积达258亩,户均住宅面积1.5亩,“空心村”现象严重,不仅浪费了土地资源,影响了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交通、区位等优势也无法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该村于2007年4月开始探索酝酿将全村宅基地流转,进行新村建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随后,袁屯村根据村民公决通过情况,将原来的3个自然村(小组)土地统一收归集体,整理开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开发的过程中,该村聘请房管部门对村民房屋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逐户拆迁后由村集体进行补偿;将整理出的土地,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结合群众意愿,规划建设成每户占地240平方米、建筑面积258平方米,每栋价值18万元(含基础设施配套费用)的住宅小区;统一建设道路、广场、绿化、排水等配套设施。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笔者看到,袁屯村一期工程50户住宅目前已经基本建成,建成的新社区集文化广场、活动中心、演艺舞台、垃圾中转站、公厕、天然气管道、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为一体。群众每户只缴纳4万元即可入住新宅,户均节约建房费用14万元。由于新村建设共需资金近3000万元,村集体在不增加村民负担的基础上,报经省有关部门批准,将整理出的100亩土地,通过市政府挂牌出让,出让金全部用于新村建设。整理出的最后50亩土地通过合理置换,用于开发招商,既可将土地收益用于村民分红,又可吸纳村内劳力进厂务工增收。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