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张先国 孙彬)正在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建议,资源枯竭型城市要实现和谐转型,必须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树立积极的“稳定观”、长远的“增长观”和全面的“服务观”。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全国政协委员郑楚光说,我国共有资源型城市118座,涉及总人口1.54亿。不少城市主要矿产资源濒临枯竭,主导产业急剧衰退,面临着矿竭城衰、优势丧失、生态环境保护、地方财政压力大等一系列问题。全国人大代表王建鸣说,资源枯竭型城市环境治理压力大,社会治安任务重,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应树立积极的“稳定观”,通过改革创新,以经济转型带动社会转型、文化转型。全国人大代表曹新平说,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绝不是单纯依赖资源能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而是要“依托资源起步,甩开资源发展”,在促进量的扩张的同时,转变发展方式,更加重视质的提升。 tujian.org 王建鸣代表说,资源枯竭型城市普遍面临着“增长恐慌”,因担心增长速度放慢影响到社会评价,政府有“恋税情结”,企业有“恋矿情结”,这种“守旧势力”客观上构成了新型产业成长发育的严重障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突破口在于树立长远的“增长观”,以节能减排促产业升级。节能减排抓好了,资源型城市的很多“坏毛病”都可治愈。王建鸣建议,资源型城市节能减排要抓好机制创新,包括绿色电价机制、城市水业改革、资源开发补偿机制,支持矿产资源勘探与合理开发、保护和恢复被破坏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陈忠孝委员、王兆华代表纷纷指出,国家有关部门还应加大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支持力度,树立全面“服务观”,把社会保障和再就业作为推进城市转型的难点和关键来抓,为经济转型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tujian.org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