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0日,清华大学教授颜宁又有一篇论文在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颜宁自2009年以来发表的第4篇NSC(《自然》、《科学》和《细胞》)论文。 内容来自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2007年7月,不满30岁的普林斯顿大学博士颜宁,受聘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成为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来自dedecms 工作中的颜宁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织梦好,好织梦 【阅读提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dedecms.com 近年来,清华大学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大力引进优秀人才,想方设法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全面发挥作用搭建舞台。2006年,在结构生物学研究领域成就卓著的科学家施一公,逐步放弃在美国取得的一切学术殊荣,回清华执教,引发了震动效应,一批海外创新人才纷纷申请到清华工作,颜宁便是其中之一。 织梦好,好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2011年4月24日,清华大学将迎来百年华诞。4月14日,清华大学郑重举行仪式,宣布“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全面启动,意在更有效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尽享辉煌的时刻,这所百年名校依然把“人才培养”这个大学教育最初始的问题放在最重要位置,个中意味引人深思。 copyright dedecms “用一流的研究成果说话” dedecms.com
copyright dedecms 记者:两年发表4篇NSC论文,回国前想过自己会取得这样的学术成绩吗? copyright 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颜宁:我在普林斯顿时,师从施一公先生,回国后依然在他领导下的清华大学医学院工作。他人也许会认为我是“大树底下好乘凉”,于我而言,却是最大的压力。施一公是一位特别出类拔萃的科学家,清华是我的母校,我只能拼命工作,用一流的研究成果说话,证明自己的独立与价值。 copyright dedecms 本文来自织梦 喜欢马尾辫、喜欢休闲装、喜欢“宅”在实验室里的颜宁,并不喜欢“清华最年轻教授、博导”这个标签。她说,近年来清华大学大力改革创新人才管理工作,吸收、凝聚了很多海内外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我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copyright dedecms 2007年10月起,颜宁从普林斯顿回到母校清华,创建自己的实验室,在膜蛋白质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就。2009年以来,颜宁和她的团队先后在《自然》和《细胞》上发表4篇科研论文。在NCS姊妹刊等其他学术刊物上,也发表了数篇论文,其中关于脱落酸受体的结构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析与当年欧洲、美国、日本等国的相关成果一起入选《科学》杂志评选的“2009年科学十大进展”。 本文来自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在生物学的“科研圣地”普林斯顿做博士后期间,颜宁在一个资金充足、设施完善的实验室用了近两年时间解析出一个膜蛋白结构,在生物学界已经是成绩喜人。回国前,计划在清华大学白手起家用三到六年时间研究出一个膜蛋白结构的她,现在却以每年解析一个新型重要膜蛋白结构的速度迅速前进。 本文来自织梦 本文来自织梦 2010年8月,清华大学聘请的国际评估小组对其生物医学研究方向进行评估,年轻教授颜宁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无论以哪个标准衡量,颜宁博士已位居世界最优秀的年轻结构生物学家之列。”“未来5年到10年,她将是杰出青年女性科学家的榜样。” 本文来自织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