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交锋 遭非议折射畸形社会价值观 内容来自dedecms
本文来自织梦 一年多过去了,这五名大学生“掏粪工”没有离职、调岗,再次成为吸引人们眼球的新闻。老百姓和媒体中存在着一个潜在逻辑中:这五名大学生的“掏粪工”之路只是暂时的,不会长久。 织梦好,好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大学生掏粪工之所以饱受争议,其焦点在于:大学生从事“掏粪工”是否“屈才”、是否“大材小用”,是否浪费人才和教育资源?与这个问题相关联的问题是——人们应该如何评价“掏粪工”这一职业?从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新中国第一代“掏粪工人”时传祥到如今的5位大学生。同是“掏粪工”,处境却是天壤之别。而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源,就在于社会价值观念的嬗变。社会价值观念变化了,社会评价体系才会随之改变。 dedecms.com dedecms.com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段时期,声望是社会的主要评价标准,“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成为社会楷模和精神标杆,掏粪工人时传祥、纺织工人黄宝妹之类的普通劳动者才会成为全国人民的“偶像”。人们相信可以通过劳动创造财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富成为主要的社会评价标准;“致富能手”、“企业家”成为社会楷模,人们崇拜的大都是比尔·盖茨、李嘉诚之类的富翁。人们读富翁的故事,听他们的传说,做着各种“富翁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本文来自织梦 在一个充满浮躁的功利时代,在一个金钱能量被夸大的社会中,很多东西都会被人们遗忘和抛弃。当人们对崇高失去了信仰和敬畏之心,只迷恋于财富与权力,只习惯于利用与被利用的时候,人们所处的社会就是一个工具化、世俗化的时代。在畸形社会价值观的指引下,“北大学子卖猪肉”“大学生掏粪工”等本应受到尊重和肯定的就业行为,都成了不少人嘲笑的对象;而在西方社会,博士生开出租车早已“司空见惯”。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dedecms.com “大学生掏粪工”是面“多棱镜”,照出现实社会的种种困境与弊端:一是大学生就业困难形势依然严峻,二是社会价值观念的病态“有增无减”。两相对比,后者比前者更加可怕。毕竟,就业困难或许只是“病在肌肤”,因此,更要防止社会价值观“病入骨髓”。 copyright dede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