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毕晓哲:县委书记原地提副厅没有推广价值
2009-08-06
  继早前提拔多名县委书记到省直机关、厅局任职后,湖南再推用人新举,新提任19名县委书记为副厅级干部,其中有16人继续兼任县委书记。(8月4日人民日报)

  按照当地的做法,既然县长可以原地提拔为副厅,那么,是不是一个县的大量局长们都可以提拔为副县长待遇?再推而广之,大批的优秀市长都可以调整为副省,省长们都可以享受副国家级待遇……如此一来,我们自上而下设置那么多的层次分明的官员级别待遇还有什么必要?再往深层次分析,这种做法推而广之,又会随之多耗费掉多少来自于公共财政的官员待遇投入?

  这种做法根本不具备推广的价值,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个别官员“干了两年想调动,三年不动就活动”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官员们真心立足岗位为民服务意识,即便给一些县委书记调了副厅,他们还会想正厅。今天调整了一批县委书记,没有调整的哪一批不可能没有意见。如此岗位安排上的“失范”,恐怕不是激励,反而会更加恶化官场级别待遇和攀比之风。这种“破格提拔”、违反正常程序的做法,不但解决不了一些官员“瞄”着待遇干工作的痼疾,说不定反而会加剧官场跑官、要官之风。

  如果仅有极其个别的优秀官员因政绩突出,一时没有提拔的位置,暂时上调一格级别待遇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应该成为奖励和激励干部的常态。因为,这种突破常规的使用干部方式负面效应极大,有可能进一步强化本应摒弃的官本位思维。实质上,无论什么样的官员岗位,都属于公共服务性质,干好是职责所需,干不好就是渎职。以调副厅级的方式来激励县委书记,实属画蛇添足。(毕晓哲)
     相关链接
    ·昆明首创“校家式保护”流浪儿“回家”有新
    ·中央编办:地方政府改革可灵活设机构
    ·北京:“国庆平安行动”社会面控制工作培训
    ·大学生村官怎样才能留得住干得好 首先要解
    ·“温和腐败”是对反腐败的“温柔一刀”
    ·广东:32个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明年全撤
    ·李荣融谈国企改革:国资委要把央企培养成“
    ·从标语到流行语折射时代变迁
    ·昆明的“五门外语”并不突兀
    ·汪洋:突出解决“批、用、花”腐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