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的优势在煤,发展靠煤,问题也集中在煤。长期以来,煤炭企业“多、小、散、乱、差”,一些生产方式落后、安全隐患较大的小煤矿事故频发,煤矿事故背后的腐败问题,特别是官煤勾结、权钱交易等问题,引发社会议论,群众反映强烈。
高度重视 郑重决策
山西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煤焦领域的问题。省委书记张宝顺要求省纪委将煤焦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纪检工作重点,取得成效,并总结形成制度。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君也作出明确指示。
山西省新一届纪委常委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积极思考如何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以下简称《工作规划》),更好发挥纪检监察工作在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作用。基本思路是:全面推进,突出重点。重点之一就是煤焦领域的反腐败斗争。
2007年,山西省纪委举全系统之力,集中近10个月的时间,从各个层面和不同角度对全省煤焦领域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初步了解和掌握了一些情况和问题。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结合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特别是按照党中央、中央纪委关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要求,针对煤焦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关键环节,组织了更深一步的调研,形成了《关于山西省煤焦领域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指出了煤焦领域存在的“保护滞后、审批制约、秩序不稳、监管不力、政策问题和环境问题”等六个方面突出问题,并且深入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对策建议。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调研报告得到了中央纪委领导同志的肯定。随后,受省委委托,山西省纪委起草了《关于集中开展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的意见》。中央颁布《工作规划》后,山西省委常委会在学习贯彻时一致认为,集中开展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是落实中央《工作规划》和省委《实施办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煤焦产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
2008年7月11日,山西省委、省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中央《工作规划》,同时动员部署开展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
以此为标志,一场为期两年、事关重大、涉及面广的反腐败专项斗争在三晋大地拉开了帷幕。
自查自纠 清理整治
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此次专项斗争的范围包括:全省煤焦领域涉及审批、监管、生产、流通、服务等环节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及其工作人员,重点是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
专项斗争主要抓好“思想教育、清理整治、查处案件、推动改革、健全制度”等五项工作,分“自查自纠、集中整治、检查总结”三个阶段稳步推进,到2010年6月底基本结束。
从2008年7月到今年7月,是总体安排的自查自纠阶段和集中整治的前半段,省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领导组要求重点围绕2003年以来煤焦领域存在的资源审批、生产能力核定、证照办理、项目核准等环节存在的违规审批、设租寻租、暗箱操作等6个方面的问题展开自查自纠。 tujian.org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单位主动申报问题999个,涉及资金39亿多元,主要涉及煤炭资金征缴、管理和使用中权钱交易问题,税收征缴中截留挪用、偷逃欠税问题,党员干部入股办矿、索贿受贿问题,变相非法采煤问题等;个人主动申报问题3881个,涉及资金2599万多元,主要涉及违规审批资源、违规使用能源基金、党员干部入股办矿等问题。
集中清理收缴工作在精心策划、周密安排、严格督察的基础上展开。到2008年年底,全省追缴的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煤炭能源基金等各类资金就达到83亿元。截至目前,已经高达100亿元以上。
通过主动申报、清理整治、受理举报等一系列工作,进一步发现了煤焦领域存在的诸多新的问题:如在资源审批环节方面,弄虚作假、伪造公文、随意变更申报主体、非法倒卖国有资源;在基金征收、管理方面,漏缴欠缴、擅自加收挪用甚至私吞资金、删除或修改运销监控记录,能源基金贷款缺乏有效监管;在采矿权价款征收方面,不按规定标准征收,逾期不交导致采矿权价款大量流失;又如民营企业偷逃税问题,煤炭运销票据名目繁多,管理使用混乱问题,一些煤焦管理站收好处费或收黑钱、放黑车等问题;再如国有(集体)与私营企业合作违规操作、国有企业违约转让经营权、在企业招投标中以权谋私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还有党员干部入股办矿,为非法生产企业充当“保护伞”问题;党员干部收受贿赂问题;中介组织非法评估等问题。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触目惊心,引发了省委、省政府和省纪委、监察厅领导新的深度思考。
严查案件 动真碰硬
对煤焦领域的领导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廉政教育,是建立煤焦领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009年六七月间,省纪委先后分7批对全省煤焦领域以及其他重点领域1900余名领导干部进行专题培训。培训班不仅请来了有关领导、学者和专家,还让正在监狱服刑的反面典型现身说法,警示心灵。
对于那些严重违法犯罪的腐败分子则坚决查处。
省纪委严肃查处了省委原副秘书长冯其福案。冯其福利用曾担任省委副秘书长和吕梁地区行署主要领导的职务影响和担任中吕能源公司、中吕焦化公司董事长的职务便利,与其堂弟共同侵吞中吕焦化公司所属的沙碳湾煤矿国有资产。同时,冯其福与某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共同侵吞中吕能源公司、中吕焦化公司国有资产5487万元。
晋中市纪委严肃查处了灵石县公安局原副局长史双生受贿3300万元案。史双生在任派出所所长、刑警队长、副局长期间,为灵石县段纯镇鑫源煤化公司私开新坑口充当“保护伞”,以入干股名义先后两次分得3300万元红利,而且为厂内私开“黑口”提供保护。
阳泉市纪委严肃查处了原平定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梁岗平受贿案。梁岗平在任冠山镇党委书记期间,收受煤矿老板等贿赂158.7万元,另有452万余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还查处了阳泉某煤矿销售科科长潘红卫受贿案。潘红卫受贿700余万元,其中与其妻共同受贿500余万元,另有1400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各级专项办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件1887件次,其中初次举报1420件次;共排查煤焦领域案件线索985件,初核违纪线索627件,立案查处案件600件。
改革创新 建章立制
制度建设直接关系着专项斗争的成败得失。省专项办始终坚持服务大局、突出重点、致力改革、着眼长远的原则,以改革的强大推动力,不断加强煤焦领域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建设。
围绕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关于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所涉及资源价款处置办法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有关问题的通知》《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流程图》等政策规定,强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企业兼并重组,彻底解决煤炭企业多、小、散、乱、差的问题。届时,山西的煤炭企业将从现在的2600多家兼并重组为1000家大型企业。这不仅大大提高煤炭产业的水平,而且将从根本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与此同时,《山西省煤焦领域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经省委、省政府同意下发全省。这项制度涵盖了煤焦领域各相关职能部门和腐败行为易发多发的重点环节、重点岗位,对建立健全煤焦领域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体系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各级专项办及时掌握、及时研究、及时处置在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重组中暴露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注意解决在推进煤炭资源整合、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的阻力和背后隐藏的腐败问题,促进省委、省政府推进煤焦产业健康发展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为煤炭资源整合、企业兼并重组提供有力保障。
省发改委完善了管好、用好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的一系列制度,抓好重大项目公众征询机制的试点工作,研究建立《省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暂行规定》;临汾市建立了矿产资源中介机构从业监督、行业自律、违规中介机构黑名单制度;长治市制定了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关闭工作监督办法;晋中市建立了《采矿权公开出让程序及制度》等6项制度;省直有关部门也先后出台了近20项制度。
省专项办还重点抓了15个方面具体制度的建立。如:煤矿“六证”和焦炭配额网上审批制度、煤焦领域集中审批制度、煤炭产量监控制度、煤焦领域相关资金价款征收管理和批拨使用监督制度、煤炭销售票据相关管理制度,以及涉煤涉焦国有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对企业重要经营活动管理监督制度,涉煤涉焦国有企业“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及有关程序规定,社会诚信评价体系和违规中介组织“黑名单”制度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健全,将在保证煤焦行业健康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回首一年来的工作,山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领导组常务副组长金道铭这样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成效概括起来就是,教育挽救了一批党员干部,清理和追缴了一批违规资金,揭露和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发现了一批有价值的案件线索,建立健全了一批规章制度。实践证明,省委、省政府的决策是正确的,对于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央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起到了积极作用。
行百里者半九十。希望山西再接再厉,不松懈、不停步,在集中整治的基础上,创新体制、机制和制度,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