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辟谣”根治不了乙肝歧视
2009-08-06
取消事实上已成为就学、就业门槛的乙肝“两对半”检测,保护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合法隐私,比简单的“辟谣”更重要

如果不是关系整个社会的“爱与哀愁”,牵涉上亿人群的基本权益,很难想象,一条关于“取消乙肝检测”的消息,会掀起如此猛烈的“新闻风暴”,激发如此广泛的社会情感。

日前,针对一位乙肝权威专家透露的“在常规体检表中取消乙肝‘两对半’检测”,卫生部新闻发言人紧急“辟谣”,称这并不代表政府意见,“如果卫生部就此出台相关政策,将有一个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的过程”。

及时厘清政府意见与专家观点,卫生部的辟谣体现了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但对于数量很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一“如果……将……”的表态,则意味着他们依然要在未知的希望中继续等待。

不可否认,在消除“乙肝歧视”方面,近年来无论是专家的医学“扫盲”,还是政府的引导规范,都在不同程度上纾解着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生存困境。然而,由于认识的误区依然存在,由于法律的规定比较原则,由于违法的成本过于低廉,现实生活中间接、变相甚至明目张胆的“乙肝歧视”仍较为普遍,许多幼儿园拒绝招收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山羊宝宝”,一些机关企业学校以各种理由“婉拒”乙肝病毒携带者,由此引发的不满和争端也时有耳闻。

“乙肝歧视”重要的“载体”,就是常规体检报告中的乙肝“两对半”检测项目。这一在专家眼里“毫无必要”的体检项目,却在实践中不断消解着《公务员法》、《就业促进法》等多部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成为“乙肝歧视”的直接“帮凶”。道理很简单,作为“理性”的机构,当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相关信息赫然在目时,恐怕很难抑制直接歧视或者隐性歧视的冲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昆明首创“校家式保护”流浪儿“回家”有新
    ·中央编办:地方政府改革可灵活设机构
    ·北京:“国庆平安行动”社会面控制工作培训
    ·大学生村官怎样才能留得住干得好 首先要解
    ·“温和腐败”是对反腐败的“温柔一刀”
    ·广东:32个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明年全撤
    ·李荣融谈国企改革:国资委要把央企培养成“
    ·从标语到流行语折射时代变迁
    ·昆明的“五门外语”并不突兀
    ·汪洋:突出解决“批、用、花”腐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