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愿“用儿童秉公执法”的举动不再发生
2009-08-06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朱慧卿绘

7月26日,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在全区公检法系统竞职笔试中,突破常规思维,独出心裁,聘请18名小学生担当“监考官”。孩子们童心无邪,“秉公执法”,考场上发现25名作弊者。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举动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人们从诚信的失守、育人环境的尴尬、公共权力的弱化等方面进行思索,对利用 “童稚”揭弊的举动很少有欢欣,多的是忧思,期望不再有“来者”。

“孩子能干好的事,大人们为何干不好?”

——反思“诚信缺失”

请幼小的孩子担任公检法系统官员竞职笔试的监考官,要“童稚”去“秉公执法”,创意者与主办者的良苦用心何在?

真的是孩子的监考能力胜过成年人?儿童文学作家王功恪说:“人之初,性本善;童真可敬,无私无欲。小学生们涉世不深,童心未被世俗污染,不知所谓的‘利害关系’,没有任何个人考虑,不懂得什么是人情、面子,也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打击报复,所以能尽最大努力按照监考员守则的要求完成任务,这也许是主办者的用心所在。”

近年来,在有的地方,考试尤其是某些部门组织的成人考试作弊成风,有些人对这一突破“诚信底线”的行为不以为耻,严格执行考场纪律的老师被威胁的现象时有发生,形成了一种极其反常的“猫怕老鼠”现象,导致一些老师不愿意监考。18名监考孩子的举动,的确击败了世俗的潜规则。为什么人们还忧心忡忡呢?山东省原临沂六中退休校长韦勇说,孩子们无论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执行能力,都远逊于成年人。只是“大人们”在监考时常常会有顾虑,如果监考者揪出作弊的官员,势必会得罪人,引火烧身,甚至会招来打击报复。常言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此就有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考场纪律松弛,影响了考试的公信力。

     相关链接
    ·昆明首创“校家式保护”流浪儿“回家”有新
    ·中央编办:地方政府改革可灵活设机构
    ·北京:“国庆平安行动”社会面控制工作培训
    ·大学生村官怎样才能留得住干得好 首先要解
    ·“温和腐败”是对反腐败的“温柔一刀”
    ·广东:32个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明年全撤
    ·李荣融谈国企改革:国资委要把央企培养成“
    ·从标语到流行语折射时代变迁
    ·昆明的“五门外语”并不突兀
    ·汪洋:突出解决“批、用、花”腐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