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工伤认定遭遇三大“拦路虎” |
2009-08-06 |
|
认定程序漫长 维权成本高
行政执法部门缺位 tujian.org
河南新密市农民张海超,为对自己的“尘肺病”进行职业病鉴定而历经曲折和磨难,悲愤无奈之下,不惜“开胸验肺”。这一走投无路之下的举动,集中暴露了当前农民工工伤维权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党中央国务院邀"三创"人才北戴河休假
tujian.org
新疆"7·5"事件致156名无辜者死亡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深圳机构改革:16部门
"一把手"亮相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高干子女占亿元富豪数91%"系以讹传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常规体检不再检测乙肝"的背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8月5日,长期为农民工工伤维权提供法律援助的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提交了一份《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研究报告》。报告共收集整理329件农民工工伤案件,涉及农民工344人。报告显示,工伤认定程序漫长、维权成本高、行政执法部门缺位等问题,成为当前农民工工伤维权的“拦路虎”。 tujian.org
工伤认定平均耗时16个月
报告提出,维权程序漫长仍然是工伤案件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果将工伤认定程序的3个阶段——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待遇索赔——完全走一遍,平均需要484天,约16.1个月。
“处理时间长,除了导致农民工无法及时得到赔偿外,还有可能因为农民工自身法律知识的欠缺,不懂得收集和保存必要的证据,导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以及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的事实由于时间的推移而无法认定。”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主任佟丽华说。
[1] [2] [3] [4]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